
【特派記者 江傑豪 報導】教育部於7月27日召開「104年度適性輔導列車第5班列車記者會」,本班次列車是「愛在生命轉彎處˙翻轉少年黃飛鴻」-南投縣適性輔導列車典範故事,邀請南投縣立北梅國中分享適性輔導工作的推動經驗。當學校教育不僅改變一位孩子的生命,甚至影響父親努力去戒酒,以致翻轉一個家庭的宿命時,那會是什麼樣的ㄧ個故事?
教育的目的是讓學生成為一位有「利他」能力的人,且家庭絕對是教育最重要的基石。老師除了和飛鴻爸爸關係密切外,也帶領孩子以「改變,清流部落」為主題,以孩子的力量去影響社區,喚醒大家對部落飲酒文化的省思。飛鴻父親看到一度疏遠且叛逆的孩子現在努力的模樣,並積極為部落努力,也誓言:「我要努力戒酒,讓孩子有面子」。
近來飛鴻臉上的笑容多了,因為爸爸的戒酒拉近了父子間的距離,不再像以往那樣兵戎相向,也讓彼此有更多的互動。飛鴻也一直記得偉業老師說的期許:「要成為一位可愛的人」~可以愛人也可以被愛的人。現在的他除了在角力隊鍛鍊體魄,也想辦法補足自己的學科能力,希望有機會從事軍警工作,也希望能號召部落的青少年為部落努力,成為有用的人。
南投縣立北梅國中位於國姓鄉,是一所由多元族群(客家、閩南、原住民及新移民)的偏鄉小校,雖然身處偏鄉,學校卻盡心盡力提供優質的教學與輔導品質;在輔導方面,針對高關懷家庭學生做多次的家庭探訪,導師利用聯絡簿及早自習時間分享品格及人生態度相關文章,了解學生家庭親子互動狀況,並協助改善親子關係。此外,學校相當重視多元學習,推動「深耕閱讀教育」,並連續兩年帶領學生參與天下雜誌教育基金會舉辦的「國中專題報導活動」,榮獲全國第一二三名的佳績;「啟發科學創意」方面,引進彰師大專業團隊帶領學生認識科學的奧秘;更有深具特色的「角力隊」,訓練有術的紀律以及博鬥技巧,也常在全國賽中大放異彩。學校透過提供豐富多元的機會,引導學生發現自己的多元智慧,讓不同特質的學生找到最適合自己的路。
黃飛鴻的故事,體現了三級輔導與適性輔導的重要性,今年7月2日天下雜誌教育基金會「國中專題報導活動」第二名~北梅國中的四位成員中,有一名即為飛鴻;飛鴻透過發掘自身「興趣」與「性向」之所在,在不同專業領域獲得學習成就,並改善自己的行為與親子關係,使自己更有自信,相信未來將會有更傑出的表現並確立自己的生涯方向。
圖片來源:國教署特殊教育網路中心 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