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news.586.com.tw/wp-content/uploads/2024/02/education-teaching-training-ppt.jpg)
【特派記者 江傑豪 報導】大墩文化中心自104年8月1日起至8月19日止在大墩藝廊(一)展出「書應本生─方嚴書法詩歌創作展」。書法名家方嚴先生,本名連全,號無隅盦、旅盦,1954年出生於臺南安定,卒業於私立輔仁大學中文系及國立中山大學中文研究所,現為明道大學國學所博士生。始為陳維德教授啟蒙,後又師承「心太平室」李普同先生,八○年代初(迄1983)前已獲十餘項指標性書法競賽首獎,包括全國大專書法比賽、國軍文藝金像獎、教育部文藝創作獎、臺灣省美展及臺北市美展等,再於1990年獲中山文藝獎,此獎與吳三連文藝獎、國家文藝獎同視為書法獎賽的頂級三位階。方嚴先生三十餘歲即能囊括大獎,其書法技藝之傑出不言可喻,蓋八○年代學書風氣熾盛、賽手寫家如林,獎賽的名利兼收讓數以百計的高手趨之若鶩,若非下功夫臨池、了然創作方向,想要拔得頭籌絕非易事。
又說:「去歲,他接受我的鼓勵,報考明道大學國學研究所書法組博士班,而以第一名錄取,在一起觀摩論藝的機會旣多,對他的創作,也有更多的觀察和理解。諦觀其書,基本上,他的行草,是在過去二王和孫虔禮紥實的基礎上,融入懷素、祝枝山之狂野奔放,以及八大山人之奇崛、趙之謙之風致,再參酌晚明諸家對形體之解構與重組,因而常能在疏密對比中,形成一種奇趣。而且妍中有醜,醜中有妍,兩者相互生發,形成豐富而多變的內涵;楷書融晉唐、北碑於一爐,而賦以嶄新的面貌;隸書植基於漢碑,而摻以簡帛,莊嚴中饒靈動自然之趣;篆書則以兩周金文為主,自然而含蓄,真可謂諸體皆精,且多特色。」
在大墩文化中心的個展,是方嚴先生繼高雄明宗書法藝術館和臺南市立文化中心所舉辦的個展,為書法界帶來一陣陣「破繭而出」的驚喜之後,再度隆重推出近作並出版專集,以就教於當代書法方家期許點化,更敬邀雅愛藝文的朋友們蒞臨欣賞。
圖片來源:臺中市大墩文化中心 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