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news.586.com.tw/wp-content/uploads/2024/02/education-teaching-training-ppt.jpg)
(記者張銀澤報導)
南投縣僑光國小高年級學生共165位頭帶著親繪的斗笠,30日早上由農糧署中區分署長官王昭懿女士、草屯鎮農會蕭忠郁總幹事、草屯鎮公所劉秋露主任秘書、馬文君立委、黃文君議員、李洲忠議員、簡景賢議員服務處秘書等以及草屯鎮代表會主席李明鴻、草屯鎮代表、地方仕紳與僑光國小吳耀堂校長一同撩起褲管帶領孩子,在新豐育苗中心稻田進行「食農食米養成教育推廣計畫插秧體驗活動」,讓學生能親身體會農民種稻的辛勞,培養孩子感恩、敬天憫人的情懷。
插秧活動在學童拜完田頭土地公,朗誦祭文以祈求風調雨順,宣導秉持健康耕作,用心推展好米的概念後正式展開。
本次活動在學校積極爭取,由農糧署中區分署以及草屯鎮農會的協助下,用心規劃一套完整的課程活動,另外學校也充分展現教育部行動學習學校的特色,運用資訊科技創新教學,搭配行動載具–平板電腦。在種稻活動之前進行資料查詢、心智圖等學習活動,也在插秧現場進行攝影、紀錄,新聞小主播現場導覽等活動,來推展本鎮的食農文化。
農會總幹事蕭忠郁指出,草屯自古以來就是台灣重要的穀倉,希望能從這次的活動培養學生的鄉土農情,並體會出汗滴禾下土
粒粒皆辛苦、腳踏實地的人生態度。
校長吳耀堂表示,在這次的活動中,學校參加教育部行動學習的計畫並結合著翻轉教育的精神,在加上農糧署、草屯鎮農會的食農食米體驗推展活動,要學生從資料的閱讀、理解到做中學習插秧、施肥、收割、碾成一粒粒健康的稻米,到最後學校將產出手機導覽APP,以大力推展行銷本地的食農食米文化。
僑光國小結合本土教育、田園教學、稻米文化、加上創新科技配合行動載具,讓每個學生結合多元能力、運用新科技、新知識、培育具有「本土關懷、鄉土情懷、科技翻轉」的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