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特派記者 玉女 報導】人猿寶寶「乙森」出生時,因為媽媽「可乙」不會自行哺乳,只好由保育員暫代母職,辛苦拉拔他長大。由於1歲以前的人猿發育情形和人類的嬰幼兒類似,快滿8個月大的「乙森」,已經長出4顆門牙,所以能靠增加副食品來提供更多元的營養,最近保育員也開始幫「乙森」進行抓握及攀爬能力的訓練,期望在適當時機,能讓他回到親媽媽身邊。
今年1月13日誕生的「乙森」,即將滿8個月,不需要保育員幫忙就能自己維持坐姿,常扶著床邊欄桿站立,雙手撐在地上4點著地練習走路,還會用兩隻手握著玩具玩耍,不再需要物體支持身體。只要是靠近嘴巴的東西,就是他含咬的對象,床沿欄桿上一排齒痕,正是「乙森」試圖攀爬時留下的痕跡。
讓「乙森」回到親媽媽身邊是重要目標,因此保育員經常會帶著「乙森」和媽媽「可乙」見面,媽媽總是深情的凝視「乙森」,伸出手來撫摸,甚至親吻「乙森」,互動時間結束也會目送「乙森」一直到看不到為止。野外人猿1歲之前以母乳為主食,考量營養攝取的均衡及相處的安全,等「乙森」活動力更強及自己會吃東西時,應該就是能讓他回到媽媽身邊的時機了。
臺北市立動物園昨天(9月6日)與日本遊客人氣指數第一的旭山動物園簽署保育合作備忘錄,在臺北動物園精典明星‑亞洲象林旺爺爺標本的見證下,建構野生動物保育教育夥伴關係,期望能一起推展婆羅洲侏儒象及共域瀕危物種的域內保育工作。
臺北市立動物園園長金仕謙與旭山動物園園長坂東元昨天簽署保育合作備忘錄,希望透過跨國、跨機構的專業合作,從提升民眾認識野生動物、培養珍惜野生動物的觀念開始,建構起野生動物保育教育的合作關係,進而匯聚政府與民間的人力、物力與財力資源,共同為婆羅洲侏儒象及共域瀕危物種的保育而努力。
臺北動物園保育網:http://www.zoo.gov.tw/
圖片來源:台北市立動物園 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