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特派記者 江文賓 報導】彰化基督教醫院內科部胃腸肝膽科主任蘇維文醫師指出,肝病是台灣國病,慢性肝病、肝硬化是國人死亡原因第九名,死亡年齡僅58歲,是十大死因中死亡最年輕的死因;值得注意的是,不少民眾就像林先生一樣,對肝炎認知錯誤、以致影響治療時機。
根據國民健康署調查(102年),已知自己為B、C型肝炎的民眾當中,有高達三成沒有就醫;其原因主要是認為身體沒有症狀就不需就醫,或是不知道罹患病毒性肝炎應該要看醫師。殊不知,慢性B型肝炎雖然沒有症狀,但仍約有15-40%的患者會演變成肝硬化、肝衰竭或是肝癌;而罹患慢性B肝的國人約有2~4成死於慢性肝病。
蘇維文表示,除了個人化醫學治療策略奏效,透過醫療團隊,給予完整、正確的照護,更是肝炎治療一大重點。彰化基督教醫院為全國最早的消化系內科專科醫師訓練醫院之一,並早於2003年8月便成立「消化系中心」,具備最新穎設備儀器及最佳醫療團隊,舉凡消化系疾病皆可作最完善之全方位服務。「消化系中心」由胃腸肝膽內外科醫師、內外科超音波室、內視鏡中心等醫護團隊組成,除了配合『衛生福利部肝癌及肝炎防治會』、『全民健康保險加強慢性B型及C型肝炎治療試辦計畫』、『全民健康保險B型肝炎帶原者及C型肝炎感染者醫療給付改善方案』、『彰化縣衛生局社區民眾肝癌高危險群巡迴定點篩檢服務計畫』外,同時也提供有關消化道疾病之諮詢、定期舉辦衛教宣導活動、更進一步加強醫病關係,讓病患得到全方位的醫療照護,達到以病人為中心之高品質安全醫療。
彰化基督教醫院消化系中心主任徐友春醫師指出,值得注意的是,口服抗病毒藥物治療慢性肝炎患者治療的目標,不僅在於壓抑病毒複製、降低病毒數量,長期目標更是希望能減少肝硬化以及肝癌發生風險。根據刊載在國際期刊-刺胳針雜誌(Lancet)上的一篇研究報告顯示,長期(8年)使用目前零抗藥性第一線口服抗病毒藥物治療不僅可以壓抑B肝病毒數量;且患者服用五年後肝硬化的比例也從原本的28%降至8%。87%患者肝纖維化獲得改善,74%逆轉肝硬化。
而台灣本土研究數據也證實口服抗病毒藥物可以減少B肝相關的肝癌復發風險以及死亡率。徐友春主任表示,這顯示,患者若能遵從醫囑、積極治療,即便是罹患慢性B肝,人生不一定就會「變黑白」。
醫師呼籲,民眾擺脫肝病迷思,不感覺累、不代表肝臟沒問題,沒有打過B肝疫苗的民眾,應該要接受篩檢,若檢出有B肝帶原,則要定期追蹤。若是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也不要以為沒有症狀就不必治療,應該要與醫師合作,透過個人化量身訂製的治療對策,降低體內的病毒數量,降低肝硬化以及肝癌發生風險。
圖片來源:彰化基督教醫院 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