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派記者 江文賓 報導】失聰多年的板模工人陳舜智,所裝置電子耳故障,家人四處奔波找廠商,才發現機型汰換、維修零件早就沒有了,聽不見就不可能工作,讓他一度坐困愁城,幸獲補助換新機,不但重回工作崗位,他的世界還多出蟲鳴鳥叫,見識醫療科技進步下的精彩人生。
陳舜智60歲,是一名靠勞工賺錢的工地板模工人,14年前失聰後裝上的電子耳,去年八月突然故障,因為板模工作常要到十幾層的高樓上操作,無法跟人溝通會很危險,他因此失去工作不說,還有一些人不明究理,跟他打招呼,看他沒有回應,以為是故意不搭理,態度也變得很不客氣。
聽不到聲音的他,彷彿被隔絕在人群外,愈來愈自卑,久而久之社交圈變得很窄,最後都待在家裡,心情也陷入谷底,家人為找廠商四處奔波,最後發現機型早已汰換,也沒有零件可以維修,他的世界似乎已失去希望,幸經臺中慈濟醫院耳鼻喉科吳弘斌主任協助申請,獲慈濟基金會補助,今年三月換上新機,如今已能順利聽見聲音,最棒的是,新機種多個頻道更精緻的呈現聲音層次,陳舜智感受到比單頻舊機更精彩的聲音世界。
臺中慈濟醫院耳鼻喉科吳弘斌主任指出,電子耳在臺灣發展歷史已有廿年,陸續有故障的電子耳需要重新植入,手術常會碰到的問題就是早期電子耳手術植入沒有微創概念,組織破壞比較大,開刀後耳蝸組織會沾黏、纖維化或是發炎,耳蝸可能被封住、或是故障的電極被黏住,拔出來的過程中可能會斷在裡面,新的電極就沒辦法放入,所以得小心的剝離旁邊沾黏的組織,保留耳蝸內部的構造,輕輕的把舊的故障的電極拿出來,再重新放入多頻道電極。
像陳舜智本來裝的是單頻道的電子耳,電極比較短,使用10餘年,已有沾黏狀況,必須把整個電極與被沾黏的部分全部取出來,再重新置換全長的電極的過程中,常會發生手術困難的各種狀況,需要有豐富經驗的醫師植入。
對比以前與現在電子耳的技術,吳弘斌主任指出,早期電子耳的傷口長度20公分,現在只有2.5公分。早期耳蝸灶口0.2公分,現在僅僅0.04-0.06公分,直徑是原來的1/3到1/4,組織破壞小,電極更細。他強調,電子耳設備保固10年,意思是它是會故障,新的手術觀念是電子耳不只放入,更要考慮到未來10年、20年後需要重新再植入的問題,微創方式減少創傷,耳蝸裡面的發炎跟沾黏就會少很多,給未來的醫師很大的方便。
從單頻變多頻,新科技的進步,陳舜智的體會最深刻。他說,舊的電子耳聲音聽起來模模糊糊,得另學唇語,甚至有的名詞要寫下1、2個字,才能懂得意思,但當時能聽到就很滿足了。新的電子耳裝上之後,12個頻道刺激比原來的單頻道刺激得到更豐富,不論是車聲、鳥叫聲,還是救護車喇叭聲,聽起來都很清楚,如願聽見孫子叫阿公、跟家人可以直接講話,也能回到職場,謝謝吳弘斌主任替他換上多頻道人工耳蝸,體會聲音明顯的變化,帶來更多采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