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派記者 江文賓 報導】「醫學研究」可以救千千萬萬的人,即連身後還可救人。懷抱遠大志向的中央研究院吳成文院士坦言,這是他為何選擇醫學研究的目的。
人生有三種滿足:物質上的滿足、情感上的滿足及智慧上的滿足。從事「醫學研究」探索不為人知的知識,需面對耐得住寂寞的漫漫長路,而吳成文院士卻滿心歡喜地陳述,追求智慧上的滿足,是他人生最大的樂趣與挑戰。
為什麼選擇進入醫學院?吳成文院士娓娓道出其學術的心路歷程時表示,完全是家庭的影響。1957年他高中畢業時,適逢楊振寧、李政道獲諾貝爾物理學獎的漩風,品學兼優的他違背了家人的期望,選擇與物理領域相關的台大電機系就讀。
望子成龍的吳成文院士父親心情失落,雖然嘴巴沒責備,卻難免長吁短嘆、夜不成眠,看在吳院士眼裡於心不忍,只好遵循父意轉入醫學系。日後,他成為以生物物理方法進行分子生物學研究之先驅,因而享譽國際。吳成文院士的心得是「興趣是可以培養的」。
吳成文院士先後在康乃爾大學、耶魯大學進行博士後研究,並曾利用學術年進修假的時間,到法國巴斯德研究院擔任訪問教授一年。於海外進行研究期間,他透過快速反應技術、螢光光譜學、細菌細胞的基因轉錄、人類細胞學及基因工程(穿梭載體)深入基因表現與調控的研究,發現了基因轉錄的分子機制,此基因轉錄分子機制已成為生物化學及分子生物學教科書中之範例。上述重大的學術發現,讓他因而聲名大噪,享譽國際科學界。
「一個人的成敗不是贏在起跑點,而是贏在轉折點。」回顧其研究生涯,從生物化學、生物物理、分子生物學、細胞生物學、癌症到臨床醫學的歷程,吳成文院士深刻體悟,實驗室的堅持除了鍥而不捨、無怨無悔之外,也需養成廣博的知識能力勇於創新。他表示,今日的科學研究已經跨越單打獨鬥的時代,因此跨領域研究合作相當重要。學術研究首重創新,善於應用其他領域的方法來解決問題,即是創新的思索。他以此鼓勵在場的年輕人,瞭解創新於學術上的重要性,必須開闊視野,切忌抱殘守缺。
曾任中研院生物醫學科學研究所首任所長的吳成文院士說,他獲聘回台灣從事行政工作,把人生的精華歲月都奉獻給台灣,除了故鄉之情,回台的理想在希望建立台灣成為國際生醫研究重鎮;隨後創設國家衛生研究院,目的在整合與支持台灣各研究機構,以帶動國內醫藥衛生研究共享互容的研究能量,來解決國人重要健康問題;爾後,甚而獲邀出任臺北醫學大學董事長,是為了協助臺北醫學大學的蜕變、新生。
學術論文發表於國際著名科學期刊累計有250餘篇,出版專書計六冊,並獲得30餘項國際重要學術獎項。2011年榮獲總統科學獎,為我國科學界最高學術榮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