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 陳建文 報導】臺北市立動物園為結合偏鄉及在地野生動物保育,決定讓可愛的動物人偶走出園區代言,活動由科技部補助,並邀請動物星球頻道、樹谷生命科學館等單位,共同以「行動動物園科普教育列車」方式,在全國各縣市巡迴。這兩天停靠在嘉義縣東石鄉的三江、龍港國民小學,及臺南市的七股及仁德國民小學,透過動物達人PK競賽、動物紀錄影片及動物保育大使(人偶),傳遞淺山生態保育訊息。
當校園裡忽然出現一隻巨無霸穿山甲、臺北赤蛙、歐亞水獺或梅花鹿,每每都能吸引全校師生的目光。學童們一擁而上,圍繞著特別從動物園來的大哥哥、大姊姊,把所有的動物問題一股腦兒的都拋出來,但是這些小朋友對於和他們生活環境重疊的淺山野生動物,究竟了解多少呢?
行動動物園這次以動物檢定開場,舉辦動物達人PK競賽,祭出20題選擇題,來了解小朋友對動物和環境的態度及認知。包羅萬象的題目涵蓋臺灣生物多樣性、世界生物多樣性、動物園相關保育及學校在地淺山動物保育等議題。您知道「爆尾釘蝦、塔斯馬尼亞惡魔和血蘭花哪一種才是真正存在的動物」?「丹頂鶴、鴛鴦和黑猩猩哪一種動物對伴侶最忠誠」?「臺灣狐蝠、瓶鼻海豚和臺灣葉鼻蝠何者不會發出超音波」?「嫩葉、蛇和魚哪一種是食蛇龜的食物」?大部分的學生都能答對6成以上的問題,尤其是對生活周遭的在地保育常識更是拿手。
屬於淺山動物的臺北赤蛙,是環境指標的重要物種之一,目前僅在新北市的三芝、石門,桃園縣的龍潭、楊梅,臺南縣的官田,和屏東的萬巒、內埔有零星分布。這次行動動物園在三芝橫山國小進行活動時,發現該校大部分的學童在學校後山,都曾經看過臺北赤蛙本尊,透過行動動物園在地保育的基本課程,希望未來這些學童各個都是臺北赤蛙的保育小尖兵。
動物園開著全臺獨一無二的科普教育列車,「喵車」或「蛙車」所到之處學童反應熱烈,開啓學童對於保育的好奇,並透過珍貴的影片進行臺灣物種的介紹,從而瞭解瀕臨危機生物的處境,參與學童在過程中認真聽講,保護動物的意念已悄悄深植他們的內心。
行動動物園下一站,將在4月11日前進彰化縣崙雅國小和社頭國小,這個訊息已經讓學生期待不已。動物園期望臺灣走透透,特別是偏鄉學校,將生態教育的重要性傳達給每個孩童。
臺北動物園保育網:http://www.zoo.gov.tw/
Google+:http://plus.google.com/+TaipeiZoo
Facebook:http://www.facebook.com/TaipeiZoo
YouTube:http://www.youtube.com/TaipeiZo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