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鄭仁財 報導】「咦!這隻獼猴脖子上怎麼掛了一個大鎖?」,眼尖的人們在豐柏步道經過猴群時提出了這樣的疑問,您是否也曾注意到呢?原來是南投林區管理處委託屏東科技大學所進行的無線電追蹤發報器。該處自2011年起委託屏科大野保所靈長類研究團隊開始進行二水鄉八卦山南段台灣獼猴族群監測,累積多年猴群變動,猴口變化,以及人猴互動資料。除了監測猴群在步道上的活動之外,為了瞭解猴群在遠離步道後又去了哪裡?還自2015年起始了豐柏步道猴群的無線電追蹤研究。
研究單位經嚴謹的個體監測、選擇、麻醉,於其頸部配戴無線電發報器項圈後,再原地釋放進行無線電追蹤。目前在豐柏步道上共有7個猴群的活動紀錄,數量約250隻,而F1、大F2、小F2是較常出現在步道上的猴群,該研究於大F2、小F2之成年母猴(代號D及小小V)配戴項圈式無線電發報器,重量為55克,約為一般成年母猴個體體重(4至6公斤)的3%以下,且頸圈設計於2年內會自動斷裂,並不會對獼猴生活有明顯不適之影響。藉由無線電追蹤發現猴族群活動範圍至少有50公頃。
二水豐柏步道是推動台灣獼猴保育與環境教育不可多得的場域,目前南投林區管理處二水保育解說志工老師持續投注心力,每個週末都會在步道進行現地台灣獼猴保育解說,提供到訪步道遊客及在地鄉親多元的獼猴生態與行為相關訊息,並且推廣獼猴保育的觀念。民眾如果走一趟豐柏步道,運氣很好可以遇到以上三個猴群,可能可以跟近百隻的獼猴打照面,充分感受到獼猴的行動靈活與群居社會性的一面。
南投林區管理處指出,依據104年度研究顯示,獼猴在步道上受到餵食的頻率是每小時0.7次,平均搶食頻率為每小時0.6次,人猴衝突緊張情勢不斷升高,為杜絕不當餵食造成獼猴覓食習性改變及人猴衝突提升,回歸獼猴自然生態,彰化縣政府遂於104年11月頒布彰化縣野生動物保育自治條例,明文規定二水鄉境內台灣獼猴為自治條例中禁止餵食的野生動物物種。
期望民眾掌握不餵食、不干擾獼猴,與獼猴保持適當距離,以及不顯露食物的賞猴原則,就能避免與他們發生衝突,並提昇民眾參與野生動物保育的意願與行動力,充分發揮導正餵食獼猴的不當人猴互動的力量,建立人猴和平共存的示範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