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鄭仁財 報導】臺中一名70歲陳先生因跌倒後導致下背疼痛,採保守治療後仍無法久坐及站立,遂至衛生福利部臺中醫院醫院求診,經神經外科鍾偉安主任診斷為腰椎第一節壓迫性骨折。另有一位85歲廖老太太,因咳嗽後就引起相同症狀,兩位病患都接受了進步的椎體矯正支撐術,手術後,當天下午就可以正常在床上翻身並自己行走去上廁所,效果良好。
收治病例的臺中醫院神經外科鍾偉安主任表示,由於台灣社會人口老化,骨質疏鬆導致脊椎椎體壓迫性骨折多為年長族群,其嚴重疼痛及活動受限是常見的原因。雖然多數骨折會在幾個月內可自行癒合,但是有部分病人在接受保守治療(藥物、臥床休息和背架固定),其效果有限且因個人對於疼痛耐受度而有所不同。病患大都會有持續疼痛及活動不良。久而久之,伴有很高風險續發性的併發症及死亡。積極的椎體成形手術(Vertebroplasty)或椎體矯正支撐術,(SpineJack Systems),兩種手術治療主要是能穩定骨折壓迫的椎體,是能夠有效的控制疼痛且能避免長期臥床及縮短病程。
其手術風險低,效果好,手術簡單介紹如下:
一、椎體成形手術(Vertebroplasty)
經由X光影像下以注射器注入骨水泥到壓迫的椎體來穩定椎體,以減緩疼痛。其效果佳,傷口小,但傳統椎體成形灌漿手術,最常見之手術風險為骨水泥滲漏,但大部分骨水泥滲漏皆相當輕微,不會造成任何後遺症,有極少數病患骨水泥往脊椎後方流出導致造成脊髓神經壓迫或肺栓塞。
二、椎體矯正支撐術(SpineJack Systems)史派節克椎體支撐系統是將類似千斤頂植入物置入受損之椎體,以利撐開已塌陷椎體骨板,並將塌陷的椎體撐高至原椎體高度後並注入骨水泥,椎體撐高後能有效的維持椎體高度,使脊椎維持原有的人體工學,待骨水泥注入後更形穩固。此方法會讓骨水泥不易滲漏、傷口小、流血少、恢復快、安全性最高。此手術適用於創傷導致椎體變形的壓迫性骨折及年長病患,因它能夠有效維持原有脊椎人體工學之功能,以避免日後駝背及再度鄰近節骨折的問題。
鍾偉安主任提醒民眾,骨質疏鬆病患因碰撞、跌倒甚至打噴嚏而導致的骨折中,其椎體骨折也較為常見,不管是接受手術治療或保守治療,都是依據病患的情況,給予最適當的處置,以適當的藥物、正確背架的支撐輔助,最主要後續配合骨質疏鬆治療,這樣才能真正有效的改善病患的症狀及復發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