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河清波連江海,萬盞華燈共月明
【記者 紀良發/安徽 報導】
本報消息:“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中秋之夜的秋浦河,蜿如一匹素練,緩緩地流淌著無盡的詩情畫意。
安徽石臺縣人大常委會主任儲安林,縣政協主席戈衛民,縣委常委、宣傳部長吳德元,縣委常委、副縣長汪俊,縣人武部部長鄭長海等出席活動並觀看演出。開幕式上,磯灘鄉黨委主要負責人致歡迎辭。
江南明月好,一棹下秋浦
當我們告別炎炎夏日,在金秋的原野上收穫喜悅,冰清玉潔的一輪江南滿月,將萬頃清輝灑向大地,生活在秋浦河畔的兒女,載歌載舞,沉浸在輕鬆、歡快、祥和的節日氣氛之中。
秋浦河以其通江達海的天然優勢,在歷史上與穿行於千山萬壑中的陸路徽道比肩而立,承載著皖南山區與外部 繁華世界的聯繫。它像一根永不枯竭的血管,每年從這條黃金水道運出的茶葉、木材和各色山貨,以及從沿海城市輸入的食鹽、布匹等生活物資,多達萬千之乘。在繁忙的迎來送往中,秋浦河的歷史地位和價值進一步凸顯出來。
秋浦山水冠江南,茶香引來四海客。原產於我國原生態最美山鄉的茶葉,早在宋明時期就已源源不絕地輸往歐洲,成為西方茶客的至愛。
瞧,月光輝映的秋浦河上,一只只滿載著茶葉的小船,蕩蕩悠悠,順流而下,起落的竹篙點碎一河月光,秋浦茶農在這古老的碼頭,與那些從四面八方紛至遝來的茶商進行茶葉交易。
徘徊於秋浦大地的浪漫主義詩人,曾與秋浦河結下了不解之緣,先後五次漫長的遊歷,秋浦的山川風物,誘發了詩人美妙的情思,他飽蘸深情地寫下了《秋浦歌十七首》的不朽詩篇。
李白與秋浦河的完美結合,使籍籍無名的秋浦河進入了中國詩歌重要的地理版圖,成為歷代文人騷客心神嚮往的地方。
江南明月好,一棹下秋浦。在唐朝詩人李白的心中,青山綿延,碧水長流的秋浦大地,是他寄託情思、傾訴衷腸的精神樂土。
月明秋浦 畫中磯灘
石臺縣磯灘鄉位於秋浦河中游,唐代詩人李白曾五度遊秋浦,寫下《秋浦歌十七首》,流傳千古。
近年來,磯灘鄉黨委、政府調整發展思路,充分利用當地的自然生態優勢和文化資源,引導農民借助青山綠水脫貧致富奔小康,先後在境內建成了秋浦漁村、百丈崖、目連山、慢莊、慢村等旅遊景區。
農民坐地興辦旅遊產業,銷售山區優質土特產品,還開辦了50多個農家樂。磯灘鄉將立足優越的秋浦河旅遊資源,深入挖掘旅遊文化產業,進一步促進文旅結合,擦亮旅遊金字招牌。隨著旅遊業的興起,全鄉農民收入水漲船高,大部分農民家庭已經提前進入小康。
此次月明秋浦 畫中磯灘一旅遊文化聯誼會的舉辦是旨在喜迎中秋佳節,推進文旅結合,進一步促進秋浦河詩文化挖掘,提升石臺縣旅遊發展綜合品位,樹立地方全新旅遊對外形象,豐富廣大遊客和群眾的業餘生活,宣傳推介石臺旅遊文化。
活動由池州半日文化傳媒有限公司主辦,石臺縣磯灘鄉人民政府、石臺縣旅發委、石臺縣文廣新局的特別支持。協辦單位分別是秋浦漁村景區、天方集團、目蓮山景區。
這場千古盛宴的總導演汪禮江,是中國畫壇上一位實力派書畫家,多才多藝,參與策劃了池口港碼頭外灘1號、天下第一詩村杏花村以及石臺、東至慢莊的設計與打造。享有怪才與玩主之稱。
本報特派員、安徽記者站長紀良發與書畫家、總導演汪禮江(左)
這次出任總導演,實屬眾望所歸。他執導中釆取和借用了大導張藝謀和中外藝術家的一些高超的導演手法與技巧,大膽地創造性的運用到這場在天下第一詩河秋浦河的展演中。
他十分自信地吿訴記者:天地山川河流為主角,調集三百臺國內頂級燈光音響,傾情展現秋浦明月夜大自然之美!
我的主題創意就是集秋浦環境生態環境之美,和生態傳統人文之美!
演出在朗朗誦讀聲中,以情景劇演出的形式,再現了唐代大詩人李白在遊覽秋浦河時,吟詩作對的場景。
色彩斑斕的大型燈光秀和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地方文藝節目秋浦詩歌文化、徽道水路,茶文化、秋浦河漁獵文化、目連戲、慢生活、農家夜宴及中秋河燈祈福等篇章的地方民俗展演吸引了約2000名遊客和群眾觀看。
一河清波連江海,百盞華燈共月明。秋浦河沿岸的勞動人民,自古以來就有中秋之夜放河燈的傳統習俗。
一盞盞形狀各異的河燈,被人們放入河中,隨著流水漂向遠方,以此祭奠先人,寄託對親人的緬懷之情,表達對幸福、平安的祈求和嚮往,人們期冀隨著長長的流水,祛除疾病災禍,祈願子孫長長久久地幸福安康……
兩個小時的展演落下了帷幕,一輪明月在秋浦兒女的心中早已升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