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焦點傳媒/記者黃誌寬報導】新竹縣政府在開發竹東生命紀念園區過程中挖出上百具半世紀前協助開發大鹿林道的榮民遺骸,是早年一群大陸來台官兵,參與了823戰役、協助開墾大鹿林道及興建樂山雷達站,部分因公傷殘轉送芎林807國軍野戰醫院療養,不幸亡故。身後由袍澤安葬於竹東鎮第四公墓。竹東鎮公所自民國100年計畫興建竹東生命紀念園區,相繼起掘出227具遺骸,陸續由家人或同鄉領回,無人認領者經確認比對出53位為單身榮民。
新竹縣長楊文科去年接獲陳情後,允諾協助無主榮民遺骸遷厝,便積極協調各方,終於讓53位榮民將能夠安厝至台南白河軍人公墓,並在今(10日)舉行追思會。在安厝前,今天新竹縣政府於新竹市生命紀念園區舉行「為國奉獻殉難榮民英靈遷厝追思典禮」,典禮上楊文科致贈感謝狀給予新竹縣中央軍事院校校友總會理事長季麟連及善心人士董事長何祥銨,接著國軍退除役官兵輔導委員會副主委李文忠也致贈感謝狀給予新竹縣政府,協助順利完成。
輔導會副主委李文忠今日偕同服務照顧處虞思祖處長、榮民榮眷基金會徐健寧秘書長、台北榮總新竹分院院長彭家勛、新竹榮家家主任陳桂美及新竹榮服處處長酆世俊,親赴新竹市生命紀念園區參加追思典禮。典禮由楊文科縣長主祭,莊嚴隆重,對榮民前輩為國奉獻的精神,表達無限的感念緬懷。
李副主委致詞時除了深深感謝楊文科縣長的大力支持,同時感謝欣泰石油氣公司、財團法人榮民榮眷基金會在過程中傾力襄助,投入經費,深刻感受到社會各界不分彼此,用行動表達對榮民生前為國家建設犧牲奉獻最崇高的敬意,攜手完成榮靈遺骸火化,及這場深具意義的追思典禮。
社會處說明,民國52-54年間,400多名歷經823砲戰新退役的榮民組成林務局工程隊,受調派至本縣開發竹東到五峰鄉觀霧的大鹿林道工程,在2年中完成50餘公里的開發,並協助建置樂山雷達站,工程期間造成9位榮民殉職、300多人受傷。殉難工程人員就地掩埋,並在觀霧服務中心立紀念碑,傷者轉送當年的芎林野戰醫院,多人於3年內陸續往生,埋葬於竹東第四公墓,但在竹東生命紀念園區開發過程中,挖掘上百具協助開發大鹿林道之榮民遺骸,其中53具無後人認領。
今日追思典禮結束後,新竹榮服處隨即將榮靈骨灰罐載運至台南白河榮家榮園榮靈塔安奉,53位榮民前輩終能與他們的袍澤常相左右,永遠長眠在他們用生命守護的土地與家園。
延伸閱讀:【焦點傳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