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ews586/總社長孫崇文、記者張光雄報導】監察院賴鼎銘、浦忠成及葉大華等3位監察委員及教育部國教署長彭富源等相關人員9月30日起一連兩天蒞縣關心「偏遠地區學校基本教學設施及設備」,實地到信義和仁愛鄉多所學校訪查,並與在地偏鄉校長進行座談,縣府秘書長洪瑞智到場主持,一起聆聽基層教育人員的意見和反應。
30日下午監委們分別前往羅娜國小、久美國小、同富國小及同富國中四校履勘,並在同富國中進綜合座談及意見交流,會中洪秘書長也代表縣府向中央反映,希望能降低偏遠地區學校設施補助款縣府的自籌比例,減輕縣府財政負擔。
洪秘書長致詞時,特別感謝監察院3位監察委暨教育部一行能蒞臨本縣,關心並訪查本縣信義鄉、仁愛鄉國中小學之偏遠地區學校基本教學設施及設備現況,深入了解基層學校的需求和困境。也要感謝教育部於民國105至110年,給予本縣學校基本教學設施設備、體育相關設施設備及數位資訊科技相關補助達17億2千多元。
洪秘書長也指出,本縣屬於財力第四級之縣市,近5年獲教育部專案補助,都須自籌比率約為10-20%,每年仍需自籌約1億多元,因縣府財政困窘資源不豐,希望教育部能酌予降低縣府辦理各項補助計劃自等比例或專案補助,減輕財政壓力。
縣府教育處簡報時指出,本縣全縣共有173校,屬於非山非市性質的學校共有29校,偏遠地區性質(含特偏及極偏遠性質及分校)共有102校,偏鄉及非山非市性的學校就估了131校,足見本縣偏鄉教育資源上實有需求。
這5年間獲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108至 110年度偏遠地區學校及非山非市學校教育設施設備計畫,非山非市學校三年間各補助100萬元、偏遠地區學校三年間各補助200萬元。
教育部前瞻計畫106至109年度補助本縣共計58所學校設立學校社區共讀站,給學校圖書空間煥然一新及學生閱讀學習一個溫馨且充滿書香味的環境,且充分與當地社區居民分享,達到學校社區化及社區學校化共學標的。
而教育部持續性的推動教育優先區計畫更是對本縣一般學校及偏遠學校帶來莫大的助益。此外,教育部於105-109年補助本縣信義郷8校及仁愛鄉18校共計26校偏鄉老舊校舍(宿舍)經費新臺幣8億8千萬元;於信義鄉8校、仁愛郷6校共計14校,在跑道、球場等體育設施補助4200萬及基本教學設施設備補助8億元,合計共補助偏鄉教育相關設施設備新臺幣17億2千2百多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