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2025-10-23
  • 頭條
  • 財經
  • 社會
  • 文教.科技
  • 專題
  • 娛樂影劇
  • 政治
  • 國際
  • 運動
  • 生活
News586傳媒

News586傳媒

Primary Menu
  • 頭條
  • 財經
  • 社會
  • 文教.科技
  • 專題
  • 娛樂影劇
  • 政治
  • 國際
  • 運動
  • 生活
即時
  • 生活
  • 臺中市

「112年全國美術展」登場 彰顯121位藝術家榮耀

News586 黃秀卿-台中 2023-07-23

【 News586/記者黃秀卿報導】文化部指導、國立臺灣美術館舉辦,年度美術界盛事「112年全國美術展」,日前在國美館辦理頒獎典禮暨開幕式,由文化部政務次長李靜慧主持,透過公開的頒獎議式,鼓勵及彰顯獲獎者榮耀。立法委員黃國書、國美館長陳貺怡、臺中市文化局長陳佳君、臺中市議員黃守達、全國美術展評審委員,以及獲得金銀銅獎與入選獎等得獎者出席。

文化部政務次長李靜慧代表文化部長史哲恭賀所有得獎者,並勉勵所有得獎者持續不斷地創作,「無論你拿到哪個獎項,相信透過全國美展的平臺及國美館的支持,你們都能被看見,在創作的路上,持續不斷地發光發熱。」此外,李靜慧也代表文化部感謝評審委員的辛勞,作為一個競賽的平臺,要做到公平公開,並且從中看見參賽者的持續性與未來性,都需要評審委員的辛苦付出。

國美館長陳貺怡表示,全國美展從省展以來,一直堅持用媒材分類進行競賽,也是目前全國同類型展覽中分類最細,以東方媒材而言,分為水墨、膠彩、書法、篆刻,尤其目前有膠彩類的競賽相當少見。隨著時代演進,傳統媒材漸漸也要加進新的媒材,所以後來全國美展的徵件類別還有攝影類、新媒體類,108年更加入綜合媒材類,讓以裝置、物件創作為主的藝術家有發揮的空間。本屆展出作品,雖然有些媒材是傳統的,但創作者都可以加入新意,以及探討新議題。國美館的任務就是要建立像「全國美術展」這樣的平臺,「鼓勵傅統與現代的創作」,二者都很重要,都要兼顧。

立法委員黃國書表示,全國美展有非常悠久的歷史,每屆美展都有令人振奮的精采作品。臺灣每個世代都有不同的藝術面貌,特別是這幾年的全國美展,作品更加多元、奔放,「你們的的創作豐富了臺灣,是臺灣重要的藝文資產。」

評審委員林欽賢表示,他個人也觀察到本屆全國美展的作品呈現非常多元,「有人的作品擁抱時代性,有人的作品超越時代性。」無論是傳統或當代,都能讓評審青睞,沒有所謂的獲獎方程式,「今年的全國美展可以視為一個集體創作,充分展現臺灣自由及獨立思考的社會價值。」

膠彩類金牌獎得王冠賢提到,由於他從事膠彩創作起步較晚,難免會懷疑自己是否沒有天分,今天能獲得全國美術展的肯定,給予他很大的信心,「在藝術創作這條路上,其實是看誰走得久走得遠,在戲臺下坐久了、馬步蹲穩了,成功的舞臺終有一天會屬於自己的。」

國美館表示,「全國美展」以拔擢美術創作人才、鼓勵美術創作為宗旨,共分為水墨、書法、篆刻、膠彩、油畫、水彩、版畫、雕塑、攝影、新媒體藝術及綜合媒材類等11類別徵件,每年均吸引眾多藝術創作者投件競逐獎項及展出機會,今年提高各類項獎金,總獎金由原本的396萬元提高到495萬元,希望藉由這項變革,提高藝術創作者的參賽意願與突破創新,並秉持公平、公正、公開的競賽方式,構建一個良性競逐的舞台,以成為鼓勵國內創作風氣,持續推動臺灣藝術發展創作動能的國內指標性美術賽事。

今年約900件作品參賽,經過審慎的初審、複審兩階段程序,選出117件入選以上得獎作品,其中榮獲書法類金牌獎的張倍源,已連續三屆榮獲書法類前三名獎項,為今年產生的唯一一位新科免審查獎得主,可於接下來連續三年受邀於本展展出。

國美館指出,本展囊括了眾多類別的作品,不拘泥於傳統或創新,兼容並蓄傳統與當代藝術,賦予創作者更寬廣的藝術詮釋空間,提供良性的競技與交流平臺,不同類別的作品同臺競技,相互激盪與對話,不僅可窺見藝術表現的多元技法、創作議題及關懷面向,亦可從中捕捉近期臺灣美術創作的風格取向與表現趨勢。展出作品內涵豐厚,彰顯創作者獨特創作語彙、自我觀照及對生命的回望與省思外,並擴及社會議題的高度關懷及人文意涵的探究,呼應臺灣當下藝術發展的多樣面貌。

國美館期盼創作者藉由參展,相互觀摩與切磋,創作能量得以積累,更期許「全國美展」在未來美術史發展上,扮演推動藝文創作的推手及美學教育推廣的關鍵角色,引領臺灣美術風潮,形塑在地藝術文化特質,展現時代性風華,締寫公辦展覽的關鍵影響力。

「112年全國美術展」即日起至10月1日在國美館102-107展覽室、203-205展覽室及美術街展出,本屆入選117件作品,以及4位「免審查獎」得主作品,共展出121件作品。相關訊息請上國美館官網查詢(http://www.ntmofa.gov.tw)或Facebook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ntmofa)。圖/業者提供

延伸閱讀:【焦點傳媒社】

Tags: 焦點時報黃秀卿記者 記者黃秀卿 黃秀卿

Continue Reading

Previous: 清風←→懸念─林文嶽、楊慧華水墨陶作對語 傑出藝術家巡迴展臺中壓軸場即日開展
Next: 石虎、YOYO家族首場見面會太平超萌登場
台中市政府警察局關心您
霧峰分局關心您

新聞曝光合作夥伴

近期文章

  • 守護財富 移民署與澎湖新住民攜手理財又防詐 2025-10-23
  • 「院望啟程」愛在高雄蔓延——永慶集團、港都電台攜手創世基金會舉辦公益園遊會 邀全民為花蓮植物人安養院築愛起航 2025-10-23
  • 2025植感桃園大溪豆干節 導入設計思維與減碳理念 2025-10-22
  • 推動「環淨有你.桃園升級」計畫 跨局處打造有感潔淨城市 2025-10-22
  • 桃市推動客語為通行語成效績優 提供更便捷的學習環境 2025-10-22
  • 詐騙又起!粉專再遭冒名 桃市府文化局籲切勿點擊不實網址 2025-10-22
  • 台中購物節10/24火熱起跑 2025-10-22
  • 秋日限定東瀛饗宴 新竹 SOGO 秋季日本展10/22盛大開展 2025-10-22
  • 麻豆區公所投入人力機具 媒合廠商代拆毀損建物 2025-10-22
  • 大隆田生態文化園區軟體推廣 邀民眾齊入官田綠色心臟 2025-10-22

新聞分類

2023 年 7 月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日
 12
3456789
10111213141516
17181920212223
24252627282930
31  
« 6 月   8 月 »

您可能錯過的新聞

守護財富 移民署與澎湖新住民攜手理財又防詐
  • 社會

守護財富 移民署與澎湖新住民攜手理財又防詐

2025-10-23
「院望啟程」愛在高雄蔓延——永慶集團、港都電台攜手創世基金會舉辦公益園遊會 邀全民為花蓮植物人安養院築愛起航
  • 社會

「院望啟程」愛在高雄蔓延——永慶集團、港都電台攜手創世基金會舉辦公益園遊會 邀全民為花蓮植物人安養院築愛起航

2025-10-23
2025植感桃園大溪豆干節 導入設計思維與減碳理念
  • 桃園市
  • 財經

2025植感桃園大溪豆干節 導入設計思維與減碳理念

2025-10-22
推動「環淨有你.桃園升級」計畫 跨局處打造有感潔淨城市
  • 桃園市
  • 社會

推動「環淨有你.桃園升級」計畫 跨局處打造有感潔淨城市

2025-10-22

News586傳媒

邁入第15年深入本業的新聞報導,加強篇幅,擴大轄區報導,出刊彩色報紙報導,以回饋社會大眾,讓讀者更快速知道所發生的大小新聞與常識。

主要以提供每日更新最新新聞,如:國際、科技、政治、社會、地方、兩岸、國際、財經、數位、運動、娛樂、生活、健康、旅遊類別新聞

【總社採訪中心】

廣告、爆料專線:

0900777721

focusnews@yahoo.com.tw

【臺南採訪辦公室】

台南市安南區安中路

 

【南部採訪中心】

廣告、爆料專線:

0981381438

pkpk5345534588@gmail.com

合作夥伴

  • 焦點傳媒社(本社)
  • PCHOME
  • 蕃薯藤
  • LIFE生活網
  • 奧丁丁新聞
  • 媒事看新聞
  • 天天上新聞
  • 是新聞
  • 囔囔社
  • News586傳媒介紹
  • News586傳媒線上記者
  • 線上記者規約
  • News586傳媒公告
  • 頭條
  • 財經
  • 社會
  • 文教.科技
  • 專題
  • 娛樂影劇
  • 政治
  • 國際
  • 運動
  • 生活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 MoreNews by AF the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