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2025-07-14
  • 頭條
  • 財經
  • 社會
  • 文教.科技
  • 專題
  • 娛樂影劇
  • 政治
  • 國際
  • 運動
  • 生活
News586傳媒

News586傳媒

Primary Menu
  • 頭條
  • 財經
  • 社會
  • 文教.科技
  • 專題
  • 娛樂影劇
  • 政治
  • 國際
  • 運動
  • 生活
即時
  • 新竹
  • 社會

重度失智症面臨的進食問題! 北榮新竹分院家醫科劉政傑 教你如何改善

News586 黃誌寬-新竹 2023-07-26

【News586/記者黃誌寬報導】患有失智症的85歲婆婆,長期都是由家人陪同看門診,最近幾次回診都是兒子代為看診領藥,兒子憂鬱的詢問醫師:媽媽最近失智症愈來愈嚴重,吃東西都容易嗆到,不知道有甚麼方法可以改善?

進食是失智照護上一個重要卻又複雜的問題,需多樣化的考量與應對。當病人進展至嚴重的失智症時,往往都已不能和家屬溝通,不僅無法活動且活動完全需要他人幫忙。同時間,在該階段的病人,其咀嚼以及吞嚥也會變得困難,這時可能會出現體重下降、虛弱、並且食物也可能會進入到肺,造成吸入性肺炎。

進一步分析失智者進食困難可能的原因,可分別從不同面向來探討:
生理方面:從牙齒、口腔、味覺、視力,腸胃、睡眠、情緒、感染等, 都可能產生影響,尤其失智長者有時無法說出哪裡不舒服或疼痛,有賴照護者細心觀察是否有與以往不同情形,再進一步找出可能原因。

心理方面:當我們遇到不愉快的事,會以理性或社會制約等控制自己情緒及行為,失智長者則會直接反應在行為上,拒食是其中一種方式。

環境方面:則包含身處新環境、噪音或過熱等干擾、光線太暗,或餐具與食物顏色相對照下,無法看清食物,還有房間有不好的氣味,配戴不合適的假牙,而使得咀嚼功能受限等。

照護技巧:催促長者快吃、未給予適當的引導進食流程、提供過於複雜、太硬、太大塊的食物、或長者所忌諱的食物等,都可能影響進食意願。

因此若遇到長者拒食,身為照護者千萬別生氣,認為辛苦做的一頓飯被糟蹋,因為這可能是他們無法自己控制的行為,因認知功能受損,已無法判斷什麼事可做、什麼事不能做。我們必需研究可能原因,並找出可能的解方,同時了解:今天找到的解方,明天不一定適用,我們要有耐心再找新方案。

2017年作家瓊瑤照護失智症的先生平鑫濤,在鼻胃管的議題上引發了各界的關注與討論。瓊瑤在臉書上描述看到丈夫插鼻胃管後痛苦的模樣,瞬間覺得自己背叛了他!那到底什麼是鼻胃管呢?鼻胃管是一個管子由鼻腔經過喉嚨再抵達胃部,藉此可以將液體營養如牛奶等灌入。在餵食上,直接灌入牛奶確實在進食所耗費的時間會較手工餵食來得短,然而置放的過程可能會造成病人的不適。當置放鼻胃管時,可能造成病人噁心、嗆咳的情形;當反覆置放時,可能造成鼻腔黏膜創傷、或是出現出血的情形。因有管子持續置於鼻子中,對於失智症的病人可能對其感覺有困擾,因此可能會試圖扯/拔掉管子。當鼻胃管被拔掉後,就須返回醫院門、急診重新置放。為了避免持續拔掉管路,可能就須給予病人增加鎮靜藥物或是物理性的約束。當失智症進入瀕臨死亡之時,對於營養以及水分的需求降低,若過度以鼻胃管進行管灌餵食,反而容易增加患者出現四肢水腫、易嗆咳等症狀,或因腸子蠕動過多而導致腹瀉不適,對患者生活品質帶來負面影響。

進食能力下降、吞嚥遲緩,其實都是人類自然邁向人生最後一哩路,必經的正常路程。若是為了維持生命而被迫承受插入鼻胃管的痛苦,失去存活尊嚴,對於很多患者來說,是非常痛苦的一條路。在尊重病患意願,不進行強迫灌食,與為維繫其生命而強迫餵食之間,過去一直是兩難的倫理選擇。我國於2019年1月6日正式施行「病人自主權利法」,其中第14條第1項有明文:如有「預立醫療決定」者,醫療機構或醫師得在病人符合一定臨床條件的情況下,依其預立醫療決定,終止、撤除或不施行維持生命治療或人工營養及流體餵養的全部或一部。

如今,病人自主權利法已認定民眾只要簽署「預立醫療決定」,在5種特定臨床條件下,可以選擇接受或拒絕「維持生命治療」以「人工營養及流體餵養(例如,鼻胃管等管灌餵食)」全部或其一。希望藉由新法的施行,未來能讓民眾在走到生命盡頭之時,能憑自身意願決定自己要接受何種治療方式,活的更有自主權、更有尊嚴。

 

Continue Reading

Previous: 桃市府表揚82位績優調解委員 調解成功率高達8成
Next: 「不用塑膠袋,自備環保袋」活動開始 減塑環保又拿好康
台中清水分局關心您
霧峰分局關心您

新聞曝光合作夥伴

近期文章

  • 台中運動局舉辦康橋水岸公園免費獨木舟體驗 專業教練指導安全無虞 2025-07-14
  • 綠色場域遇上感性藝術 自行車文化探索館展出曾英棟大作 2025-07-13
  • 人車分道更安心!中市潭雅神綠園道沿線大升級 2025-07-13
  • 需要的地方我就在! 回應嘉義需求 中市建設局延長支援至7/16 2025-07-13
  • 寓教於樂學環保 龍井區隊領200學童闖關學習環保知識 2025-07-13
  • 中市府辦「社區解謎 Let’s Go」熱鬧登場!市民變身解謎偵探 打造樂居生活 2025-07-13
  • 《聲紋風景》攜市民共創台中聲音地景 聽見城市、聽見永續! 2025-07-13
  • 大里人潑水節嗨翻十九甲健康公園 清涼一夏! 2025-07-13
  • 中市客委會引領重返台灣百年前好聲音! 2025-07-13
  • 沙鹿區公明里紫雲宮助中市消防局提升消防戰力 2025-07-13

新聞分類

2023 年 7 月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日
 12
3456789
10111213141516
17181920212223
24252627282930
31  
« 6 月   8 月 »

您可能錯過的新聞

台中運動局舉辦康橋水岸公園免費獨木舟體驗 專業教練指導安全無虞
  • 生活
  • 高雄市

台中運動局舉辦康橋水岸公園免費獨木舟體驗 專業教練指導安全無虞

2025-07-14
綠色場域遇上感性藝術 自行車文化探索館展出曾英棟大作 圖 開幕式來賓在曾英棟老師作品前合照-右起陳佳君局長-南藝大校長邱上嘉-曾英棟老師-劉湧昌董事長伉儷-台中市立圖書館曾惠君館長及汪家灝總監 記者王偉翻攝
  • 文教.科技
  • 臺中市

綠色場域遇上感性藝術 自行車文化探索館展出曾英棟大作

2025-07-13
人車分道更安心!中市潭雅神綠園道沿線大升級 圖 中科實驗中學校門口前方2處空地-綠化整建並新設景觀燈 記者王偉翻攝
  • 生活
  • 臺中市

人車分道更安心!中市潭雅神綠園道沿線大升級

2025-07-13
需要的地方我就在! 回應嘉義需求 中市建設局延長支援至7/16 圖 建設團隊共出動近50人至嘉義救災 記者王偉翻攝
  • 社會
  • 臺中市

需要的地方我就在! 回應嘉義需求 中市建設局延長支援至7/16

2025-07-13

News586傳媒

邁入第15年深入本業的新聞報導,加強篇幅,擴大轄區報導,出刊彩色報紙報導,以回饋社會大眾,讓讀者更快速知道所發生的大小新聞與常識。

主要以提供每日更新最新新聞,如:國際、科技、政治、社會、地方、兩岸、國際、財經、數位、運動、娛樂、生活、健康、旅遊類別新聞

【總社採訪中心】

廣告、爆料專線:

0900777721

focusnews@yahoo.com.tw

【臺南採訪辦公室】

台南市安南區安中路

 

【南部採訪中心】

廣告、爆料專線:

0981381438

pkpk5345534588@gmail.com

合作夥伴

  • 焦點傳媒社(本社)
  • PCHOME
  • 蕃薯藤
  • LIFE生活網
  • 奧丁丁新聞
  • 媒事看新聞
  • 天天上新聞
  • 是新聞
  • 囔囔社
  • News586傳媒介紹
  • News586傳媒線上記者
  • 線上記者規約
  • News586傳媒公告
  • 頭條
  • 財經
  • 社會
  • 文教.科技
  • 專題
  • 娛樂影劇
  • 政治
  • 國際
  • 運動
  • 生活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 MoreNews by AF the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