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ews586/記者張淑慧報導】
清明時節氣候多變,乍暖還寒,日夜溫差劇烈,稍有不慎就可能因衣物增減不及而引發身體不適。對於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等慢性病患者而言,更是暗藏危機,可能導致腦中風、心肌梗塞等威脅生命的急性事件。
48歲的高先生從事馬達零件買賣與維修,患有十年的高血壓病史,近年又飽受失眠困擾。雖然按時服藥,但飲酒習慣未改。去年清明節前夕,他清晨與家人掃墓返程途中突然昏倒。幸虧家人及時施行心肺復甦術並緊急送醫,經診斷為心臟衰竭。在接受完善的心衰竭藥物治療、改變生活型態,並配合體外反搏(EECP)治療後,病情於兩週內穩定恢復,目前已能正常爬山運動。
37歲的保險業務周小姐,有近十年的吸菸史,因經常感到頭暈嗜睡、小腿麻木抽筋而就醫。檢查結果顯示她總膽固醇260mg/dl,低密度膽固醇150mg/dl,高密度膽固醇僅35mg/dl。在藥物控制膽固醇的同時,醫師建議她逐步減少吸菸量,並結合EECP體外反搏治療以改善末梢血液循環。經過治療後,周小姐的身體狀況明顯改善,連逛街時也不再出現腳麻或抽筋的情況。
阮綜合醫院心臟內科林韋丞主任指出,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險因子包括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及吸菸等。透過調整良好的生活習慣並配合藥物治療,可以有效控制這些風險因子。近年引進的EECP智慧型體外反搏療法,屬於非侵入性的心臟輔助治療。此療法透過心臟舒張期對下肢血管施加壓力,心臟收縮期釋放壓力,增加冠狀動脈血流量,改善心肌供氧,減輕心臟負擔,促進血管新生,優化心臟血液循環,加速疾病康復。
EECP治療風險低、副作用少,大多數患者耐受性良好,且能與藥物或手術結合使用以提升療效。目前EECP適應症範圍廣泛,包括心絞痛、心衰竭、急性心肌梗塞、心肌病變、腦中風,甚至早期失智症、睡眠障礙、高血壓、勃起功能障礙及自律神經失調等,患者多有明顯改善。然而,嚴重主動脈瓣狹窄、主動脈瘤等患者並不適合接受此治療。此外,EECP目前尚未納入健保給付,且療程較長,通常需數週,每天進行一小時,療程的連續性與頻率是達到最佳效果的關鍵。
清明時節,氣溫變化無常,提醒大家注意保暖,適時增減衣物,保持健康的生活習慣,定期監測血壓、血糖、血脂,遵照醫囑服藥,避免過度勞累與情緒波動,共同守護心血管健康。(圖/ 記者翻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