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ews586/記者侯姵伃報導】
當都市更新不再只是水泥與鋼筋的重構,而是一場人與土地之間記憶的對話,嘉義市選擇以一座名為「小小北」的工作站,為這場對話開啟了第一扇窗。今日嘉義市政府舉辦了「小小北都市更新駐點工作站」的揭牌儀式。這是嘉義市首座以都市更新為核心的駐點據點,標誌著「嘉義大車站計畫」從藍圖走向實踐的里程碑,更為小澎湖、小副瀨及北港車頭等老舊區域注入新的可能。「都市更新不是單純的翻修,而是讓城市記憶得以延續,並在創新中找到永續的節奏。」市長黃敏惠在儀式中指出,市府希望在這個充滿人情味的老社區裡,用文化妝點城市,為未來的三鐵共構與輕軌藍線鋪好前路。
「小小北」原為當地的舊地名。這個被保留下來的稱呼,不僅讓工作站更貼近居民,也讓都市更新不再只是政策語言,而是居民的共同語彙。工作站選址在嘉義轉運中心一樓,未來將成為居民認識都市更新、表達意見、參與規劃的重要據點。都市發展處長許懷群表示,工作站的設立是推動都市更新的基礎工程,將以固定開放時段(每週二、四下午2點至6點、週六下午1點至6點)提供民眾諮詢與參與機會。
揭牌現場,一塊別具巧思的檜木燒烙招牌成為目光焦點。由市府前地政處長饒嘉博題字,在地藝術家張福昇老師手工製作,所使用的木材,正是從嘉義市拆除老屋後保留下來的老檜木。這不只是一塊招牌,更是一件承載時代記憶的藝術作品,也象徵都市更新的核心理念──在改變中留住價值。這座工作站的背後,是嘉義市整體交通與產業佈局的深化與升級。未來「嘉義大車站計畫」將整合台鐵、林鐵與輕軌三鐵共構,成為南台灣核心交通樞紐。黃敏惠市長強調,輕軌藍線不僅是城市願景的實踐,更是中央對嘉義市的政策承諾,牽涉法律、財政與區域公平等多重面向,需由中央統籌主政。市長黃敏惠進一步呼籲:「大眾運輸不是單一城市的事,而是影響整個雲嘉南區域發展的關鍵。」這不僅是建設,更是世代對未來生活品質的深切期待。
當日活動亦邀請嘉義高商與博愛社大等在地團體參與,學生們透過走訪社區、創作藝術作品,讓後站地區的歷史躍然紙上。黃敏惠指出:「教育是城市發展的基石,嘉義高商學生用創意與筆觸,勾勒出嘉義的故事,也讓我們看見這座城市溫柔且堅定的文化力量。」
對於長期耕耘地方文化的文史工作者,她也表達深切感謝──正是這群人默默的守護,讓市府能在推動都市更新時,更有文化與歷史的脈絡可循。在建設與文化之間、在歷史與未來之間,嘉義市選擇了一條不容易卻充滿溫度的路。從「小小北」工作站開始,一座城市正在翻開新的篇章,也邀請每一位市民成為這段城市轉型故事的共同作者。如需更多資訊,歡迎洽詢嘉義市政府都市發展處都市更新科陳先生,電話:05-2254321 分機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