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ews586/記者彭慧婉報導】觀音灰渣處理場自民國100年營運至今,設備使用年限將屆,為持續推動桃園市環境永續發展並提升資源回收再利用效能,桃園市政府已於今(114)年3月26日公告「桃園市觀音灰渣處理場ROT案」,公開徵求民間業者參與本案之規劃設計、投資改建及後續營運管理。透過導入ROT模式,引進民間創新技術與管理機制,不僅可以提升公共服務品質,更能減輕財政負擔,實現政府、民間與市民三方共贏,落實循環經濟核心理念。
環保局長顏己喨指出,觀音灰渣處理場營運至今已逾13年,相關設備使用年限將屆,為維持設施穩定運作並因應未來處理需求,亟需更新設備。目前桃園市每年焚化垃圾產出約6萬公噸的底渣,經妥善處理後,可回收金屬與轉製建築再生粒料,作為磚品、道路基材或工程CLSM(控制性低強度回填材料)使用。藉由與民間促參合作模式,除了掌握底渣資源化產品之來源、流向及去處外,還能優化灰渣處理效率。
海資處長呂明錡表示,預定於明(115)年10月9日起進行觀音灰渣處理場改建及營運作業,內容包含全面更新底渣再利用廠設施、廢水處理系統、監視設備及電動柵門等,皆依循環境部相關規定設置,並持續強化污染防制及場區環境維護管理。待改建完成後,將具備底渣再利用、飛灰穩定化物掩埋及緊急廢棄物暫置等多元功能,朝智慧化與高效能處理設施邁進。
海資處呼籲,本案公告期間自公告日起計90日,招標相關資訊請上財政部促進民間參與公共建設資訊網(https://ppp.mof.gov.tw/)查詢,誠摯邀請有意願之民間企業或企業聯盟踴躍投標,透過公私協力,共同打造低碳永續、資源循環的宜居桃園。(圖:海資處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