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ews586/記者陳宥森報導)臺南市後壁區公所三位社造替代役男於114年4月22日上午10時,在區長帶領下假泰安宮媽祖餐廳辦理社區營造-文化傳承之「茄苳媽巡香路」成果發表會,臺南後壁地區擁有典型的農村生活風貌,這片土地上的歷史與傳統透過生活習俗、建築風貌與祭典活動延續至今,其中「遶境文化」便是最具代表性的傳統之一,它不僅是一場宗教儀式,更是地方社會凝聚力與歷史記憶的展現。
後壁區的遶境活動以「卅六庄下茄苳泰安宮暨五十九庄頭宮廟巡禮遶境」為最具代表性且盛大,泰安宮每四年遶境一次,路線涵蓋臺南市後壁區、東山區、新營區和白河區,以及嘉義縣鹿草鄉和水上鄉。信眾跟著「茄苳媽」以徒步方式完成遶境,遶境活動不僅是一場信仰儀式,更是地方文化的重要載體。它見證了社會的變遷,也展現了地方居民對信仰與傳統的堅持。
此次社區營造之主題為「尋香後壁」,為後壁區獨特之遶境文化做成影像紀錄及文創品展現,開場由替代役所剪輯之服役過程中參訪各宮廟之影像紀錄,為活動揭開序幕,並熱情歡迎內政部役政司及臺南市政府民政局長官蒞臨指導,當天還有沈家鳳議員、各級民意代表服務團隊、里長以及當地里民亦共襄盛舉。
三位役男為國立臺灣大學、國立成功大學土木相關研究所之高材生,分別為游耀中、黃奕霖、龔鈺鈞,幾位役男在這短短幾個月的時間,實地走訪茄苳媽遶境所行經之各宮廟,並藉此探索其宮廟所在的歷史背景,並與社區之間的生活連結。並在與各地耆老訪談中記錄各宮廟的傳說故事、信仰脈絡,以及象徵社區價值的歷史事蹟,如解決民間困境、護佑地方的經典事例等。
此次社區營造為後壁區茄苳媽媽祖遶境文化製作了遶境路線手札,作為文化傳承與推廣的媒介,讓茄苳媽媽祖遶境的歷史、傳統與文化能夠融入日常生活,也進一步加深公眾對地方文化的認識與情感連結。
內政部役政司長官特別於發表會頒發感謝狀及慰問品致贈三位役男,感謝這段服役期間為地方盡心付出,也為自己服役生涯增加一片色彩,造福地方。臺南市民政局長姜淋煌表示,感謝役男們對後壁辛勤的付出,希冀替代役男於退役後,於各方領域能繼續發光發熱,回饋社會。
後壁區大家長李至彬區長對三位役男辛苦的付出所營造之成果予以肯定、支持與感謝社造替代役對本區的貢獻,遶境路線手札與籤詩文創品的推動,結合了文化保存、教育與推廣功能,使地方文化以創新的方式被記錄與延續,為後壁區的文化傳承注入新的活力。
另外感謝泰安宮無償提供役男住宿,使役男生活無虞能專心社造工作,亦致謝內政部役政司及市府民政局挹注經費讓役男可以盡情發揮創意並改造社區環境,並感謝市府民政局挑選三名優秀役男造福桑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