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ews586/記者黃誌寬報導】38歲的林先生,患有高血壓與痛風,突然劇烈頭暈與視力驟失,經送醫檢查後,診斷為腦幹自發性出血,並波及第四腦室,緊急被送入加護病房搶救,從鬼門關走一回。但出院後出現語言喪失,吞嚥困難,甚至全身癱瘓,根本無法站立等問題。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神經科經顱磁刺激團隊,以經顱磁刺激術治療,患者經過近半年,每周五次,加上傳統針灸與密集神經復健的多元療程,目前已經可以和人正常溝通,也可以自理,拿輔具行走。
神經科主任陳貝強醫師表示,林先生被診斷為腦幹自發性出血,腦幹是神經很密集的地方,負責語言或是吞嚥功能等功能,這些功能受損,導致肢體癱瘓,無法講話和吞嚥困難等問題。
神經科主任陳貝強醫師指出,經顱磁刺激術為一種非侵入性腦部刺激技術,透過磁場脈衝精準活化特定大腦區域,以喚醒沉寂的神經通路,促進神經可塑性。此項技術原廣泛應用於重度憂鬱症治療,近年也使用於神經復健等領域,協助中風及腦傷患者重拾語言、運動與認知能力。
經過約半年的治療,林先生的語言表達有了驚人的進展,從最初的語焉不詳,到如今能吐字清晰、表達完整句子;行動能力亦大幅提升,不僅可自主行走,更恢復基本生活自理能力,包含如廁、更衣與正常進食。
神經科主任陳貝強醫師強調,腦幹性自發性出血有許多因素,其中常與動脈畸形(如動靜脈畸形、動脈瘤)或高血壓控制不良等相關。若血壓長期偏高未積極控制,容易導致腦部血管破裂,一旦出血,後果可能非常嚴重。因此,提醒如果是高血壓患者,須天天量血壓,注意健康。
中國醫藥大學神經部部長陳睿正指出,經顱磁刺激術的核心價值,在於為神經「開啟一扇窗」,重啟沉寂的神經網絡,並帶動周邊功能逐步甦醒。儘管目前尚未列入健保給付,但臨床研究證實其於腦中風、腦外傷及早期失智症等疾病中,可協助病人逐步改善病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