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私奉獻展人文關懷 證嚴法師獲頒名譽博士 – News586焦點傳媒

無私奉獻展人文關懷 證嚴法師獲頒名譽博士

 

〔記者吳玉芬/嘉義縣報導〕同樣深耕嘉義地區,中正大學與大林慈濟醫院分別以學術研究與教育、醫療技術等展現對在地鄉親的人文關懷,雙方更攜手合作近20年。而在今日,校方特別頒授證嚴法師「中正大學名譽文學博士學位」,表彰她一生在文化、社會服務及促進世界和平等人文關懷的高度成就,也期盼證嚴法師的一言一行能成為年輕學子學習的典範。

 

談到中正大學與慈濟的緣分,早在第一任校長林清江上任時已種下。「那時候校內慈青社成立沒多久,大禮堂也剛啟用,第一位演講者就是證嚴法師。」中正大學副校長蔡榮婷回憶說,早年台灣校園對宗教性團體、課程的風氣未開,林前校長便肯定慈濟是社會清流,也希望慈青社學生能影響更多大學生為社會帶來改變。

 

而當證嚴法師籌募大林慈濟醫院的興建經費時,中正慈青社學生正好在校內推動環保工作。「學生把從事環保工作的回收物資,變換成為累疊大林慈濟醫院的磚磚瓦瓦。」蔡榮婷說,學生知道未來大林慈濟將照顧無數中正師生及學弟妹,所以他們也要盡一份力,把這份愛匯集在大林慈院裡。

 

大林慈濟醫院2000年啟業後,與中正大學機械、心理、生醫等系所長期針對醫療、研究、教學、文化層面合作。2016年中正大學、佛教慈濟醫療財團法人、大林慈濟醫院更攜手簽署合作協議,更是唯一一所與全台6家慈濟醫院攜手合作的大專院校。目前雙方持續研究失智症、開發智慧型護膝等,蔡榮婷表示,一個大學的任務就是創新知識,而創新知識透過醫療體系讓更多人受益,也落實大學「學用合一」的理想。

 

此次中正大學頒贈「名譽文學博士」,象徵證嚴法師不僅立德立言,著作等身,更在社會救助、國際賑災等方面,富含深厚的人文情懷。蔡榮婷說,即使當年證嚴法師興建慈濟醫院被人說是痴人說夢,她仍竭力完成全台各地慈濟醫院系統。蔡榮婷也提到,過去嘉義縣是台灣西部最窮的地區,有許多需要被關注照顧的老農、新移民,因此當初很多人不看好大林慈濟醫院來到嘉義落腳,甚至被抨擊會淪為救助機構,但如今大林慈濟已成為一個具社會教育意義的醫療機構。

 

蔡榮婷指出,在社會還沒注意到環保問題時,她早已積極推動環保工作,也對因戰亂流離失所的國際孤兒、難民伸出援手,為台灣打開國際之門,這些都顯示證嚴法師高瞻遠矚的眼光,正是人文學門所需的力量。

 

證嚴法師從21歲開始接觸佛法,並在1966年後陸續成立佛教克難慈濟功德會、財團法人佛教慈濟慈善事業基金會,展開濟貧救苦工作,證嚴法師透過實際行動發揚佛教「慈悲喜捨」的精神,對台灣社會、醫療、教育、文化、新聞傳播、國際交流等皆有重大貢獻。

 

中正大學校長馮展華說,很榮幸有機會能與證嚴法師結緣,希望藉由這次名譽博士典禮,讓學生瞭解「人間佛教」的道理,也鼓勵更多中正學子走出教室,實際參與社會活動,體會做任何事情都以幫助他人、投入奉獻出發,才能讓社會往良善的地方前進。

 

「確保人類能夠和平生存下去,這是人文所有工作的最高目標。」蔡榮婷說,證嚴法師用一生實踐人文關懷,其不畏艱難、無私奉獻服務社會的精神,更是今日中正大學從人文角度頒發名譽文學博士學位的真正意義,也希望將證嚴法師的善行傳遞給年輕學子,引以為典範。

 

除了校方頒贈名譽博士學位證書,證嚴法師也在典禮上開示。證嚴法師表示,秉持「為佛教,為眾生」的座右銘,讓慈濟落腳花蓮,一路走來相當刻苦艱辛。當時最初成員都是家庭主婦,在證嚴法師的帶動下發起「日日五角銀」,利用買菜錢省下的五角錢投到竹筒裡,點滴累積都是為了「濟世救人」,而這個「竹筒精神」就從菜市場宣導開來。證嚴法師也提到,感恩中正大學多年來在學術研究上提供大林慈濟醫師許多協助,今日「名譽博士」這份榮耀更是屬於所有慈濟人,肯定慈濟人所做的一切。

You may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