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傳媒社/記者張淑慧報導】「我們要把能源當產業經營,跳脫傳統生產要素思維。」經濟部次長曾文生今(14)日受邀線上出席國立高雄大學研討會專題演講,強調因應國際「2050淨零排放」及「綠色供應鏈」要求,政府積極發展綠能產業,將台灣從「用能源」到「產能源」更發展到「創能源」,不僅讓企業更具出口競爭力,也將產生龐大市場及商機,鼓勵國人支持、更多能源業者響應。
高雄大學「高階管理人才培育中心」本週舉辦「新美中戰略關係下之臺灣發展策略」研討會,邀請經濟部次長曾文生、智原科技總經理王國雍分別以「淨零排放目標下的能源轉型」、「後疫情時代之管理新思維」為題發表演說。
曾文生引用「IPCC(聯合國氣候變遷專門委員會)」日前發表的第六次氣候變遷評估報告,指出包括歐盟、美國、日本等國際採行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態勢已然成形,也提出管制點及搭配發展優勢產業。
「全球都在談溫室氣體減量議題,台灣能源如何轉型?」曾文生指出,政府自2016年推動能源轉型,透過發展無碳再生能源(如太陽光電、風力發電)、增加低碳天然氣供給提高能源自主,並降低空汙及確保穩定供電,可促進電力系統低碳化,切合國際2050淨零排放趨勢。
曾文生說,政府循序逐步發展低碳能源產業,第一步發展能源國產化,從進口變投資,將支出放回人民口袋;第二使能源從生產要素轉化為產業,鼓勵企業運用設備科技利用太陽、風力、地熱等資源生產綠電;第三逐步開放再生能源、輔助服務、備用容量等市場,鼓勵企業帶著自身科技能量投入共組能源國家隊;最終目標則是結合高科技能量穩定電力供給,掌握再生能源分散性、間歇性並維持供電穩定。
專注ASIC服務(特殊應用積體電路)、矽智財IP授權服務、亞洲第一家ASIC廠商的智原科技,包括賓士集團、智能農耕機大廠都是他的客戶,總經理王國雍分享經營策略,不諱言員工常被國內外同業挖角,尤其近期半導體人才荒更甚,維持公司競爭力的方式除了擴大招募相關或類似(如數學系)畢業生加以訓練,也在美國、日本、中國、印度與越南設立研發中心,同時加強公司軟硬體設施及福利留住員工的心。
面對新冠疫情席捲全球,王國雍說去(2020)年1月底,智原就成立防疫指揮中心,以及行政、IT、供應鏈、研發、業務等5個應變小組。相關處理原則是檢視受影響部分、恢復戰力,排列案件的優先性與支援方案,然後是進行風險管控。這份實戰經驗在今年5月台灣本土疫情爆發時也派上用場,每日緊盯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記者會注意疫情發展並隨即應變,諸如嚴格執行健康管控、分倉分流、居家辦公等,以維持公司運作。
同天下午還進行「後疫情時代台美日更緊密經貿關之探討」座談,高雄大學校長陳月端主持,國際長吳行浩、國際情勢觀察家汪浩共同與談,探討包括「美台自由貿易協定」、「台灣加入區域自由貿易協定TPCPP的可能性」、「台積電赴美、日廠的經濟與戰略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