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ews586/ 記者張中俊 報導】82歲的鄭婆婆因體重逐漸下降並出現黃疸,就醫檢查顯示為遠端總膽管狹窄,而轉診成大醫院胃腸肝膽科。經內視鏡膽道攝影進行膽道切片,確認是遠端總膽管癌。由於鄭婆婆高齡且有失智等共病症,家屬拒絕根除性的胰十二指腸切除術。醫師建議進行自費的內視鏡膽道腫瘤射頻燒灼術,並置放膽道金屬支架,以控制腫瘤並改善生活品質。經過一年多的追蹤,局部腫瘤控制良好,也沒有產生新的轉移,生活品質良好。15個月後,鄭婆婆腫瘤復發導致金屬支架阻塞、發生黃疸,再接受第二次射頻燒灼術,治療效果顯著。
成大醫院胃腸肝膽科黃千睿醫師表示,近年膽管癌的發生率逐年上升,超過一半(部分文獻統計為70-80%)為肝外膽管癌,即肝門膽管癌及遠端總膽管癌的併稱。這兩類的腫瘤常造成膽管狹窄和黃疸,病人需要依賴專精的內視鏡診斷技術,還可能因反覆的支架阻塞合併膽管炎,需頻繁返院治療,不僅影響化學或免疫治療的時程,更嚴重損害生活品質。而反覆感染也會減損病人的營養狀況,及延後治療腫瘤安排。
治療膽管狹窄的方式,除了傳統的內視鏡逆行性膽道塑膠支架置放,近年也發展出通暢度更持久的金屬支架,適用於部分病人;113年6月開始,針對第三期或第四期的惡性腫瘤合併膽管狹窄病人,金屬支架費用也納入健保給付。此外,內視鏡膽道腫瘤射頻燒灼術的引進和發展,能穩定腫瘤的局部控制效果,延長支架的通暢度,減少反覆更換支架的頻率,而能順利進行全身性藥物治療,提升整體疾病控制及病人生活品質。
內視鏡膽道腫瘤射頻燒灼術,適應症為惡性的膽道內腫瘤。在麻醉的狀態下,由十二指腸鏡將金屬導電片放入膽道,觸及病灶位置進行燒灼,並以內視鏡取石氣球移除燒灼後壞死的腫瘤組織,燒灼完成後,再放置合適長度的金屬支架。整個內視鏡治療的過程,約30-60分鐘,體外沒有任何的傷口,術後大多能迅速恢復。
黃千睿醫師提醒,儘管 內視鏡膽道腫瘤射頻燒灼術能有效提升膽道腫瘤的局部控制,並大幅提升支架的通暢程度,但並非所有的膽管癌病人都適合,需進行詳細的評估後再進行。成大醫院胃腸肝膽科具備相當豐富的內視鏡治療經驗,持續交流新知及精進技術,積極為膽道疾患的病人,提供個別化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