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586/記者陳宥森報導)總爺國際藝術村藝術家個展《在消逝之前》,由臺灣藝術家黃建寰創作,即日起至114年2月9日在總爺藝文中心紅樓C展間展出。展覽聚焦於安定區蘇厝滯洪池在凱米颱風淹水前後的地景變化,通過影像、聲音和裝置藝術展現水對環境的影響。藝術家的創作過程不僅是觀察,也是身體的體驗,更以最終展陳帶領觀眾走過藝術家創作過程的身體感。
臺南市政府文化局表示,蘇厝滯洪池位於安定區曾文溪與曾文堤防間,是臺南地區最大的滯洪池,為了改善安定部分低窪地區的淹水問題而興建抽水站,並進行護岸工程與整體環境營造與周邊景觀改善,結合防洪安全、水利人文、休閒遊憩、生態教育、王船文化特色的多功能滯洪池。藝術家原本計劃探討臺江內海及倒風內海的存在與消逝,卻在強颱凱米過境時,親身體驗了極端氣候帶來的影響。
颱風的強降雨導致滯洪池淹水,白土覆蓋植物的景象成為自然變遷的明證。這個經歷促使藝術家思考「水」作為浮動邊界的概念,強調水的流動性與造成地景樣貌的變化。2024年總爺國際藝術村邀請藝術家以臺南累積的文化歷史底蘊做為基底,進行藝術創作,黃建寰《在消逝之前_》個展與「臺南四百」主題中地理水文子題相互扣合。
黃建寰出生於屏東,畢業於臺南藝術大學造形藝術碩士班。創作常以影像、現成物件、複合媒材裝置作爲表現的形式。創作脈絡的路徑,以自身生命經驗出發,關注社會環境與歷史文化間的關係、進而於個體、空間、物件、記憶產生流動與彼此的對話。近年來,多次進出不同島嶼進行駐村駐地之創作實踐,以「島嶼邊境的觀測」概念出發,思考人、自然環境、與地方間的關係。
黃建寰指出,近200年來,曾文溪經歷了四次改道,水患頻繁。1823年的第一次改道,洪水帶來大量泥沙,導致臺江內海淤積形成陸地。200年後,凱米颱風肆虐,他意外發現大水消退後的滯洪池裸露著水淹的痕跡。在不同的時空背景下,相同的物件、事件與風景交疊重合。因此,黃建寰將展場視為一件現地裝置,模擬他初見水淹後的蘇厝滯洪池景象,通過步道、植物、水痕以及影像記錄疊合水流聲,營造出「水」的存在與消逝的感受。他在紙漿鋪面的投影牆上投射滯洪池及周邊植物的影像,伴隨著潺潺水聲,展現水流動的痕跡及地景的變遷。
總爺藝文中心紅樓及紅磚工藝館同步正展出臺灣藝術家李婷歡以市定古蹟曾文溪渡槽橋為題材的《水の間》個展及蔡明岳以官田國母山為題本的《當土又堆了起來》個展,誠摯邀請大家闔家光臨,欣賞集結藝術家巧思與不同媒材的藝文饗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