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湖內排水二中排設置水閘門,有效調節排水效能。

【News586/記者張淑慧報導】為提升高雄市茄萣區、路竹區及湖內區的養殖漁業環境,高雄市政府海洋局於109年10月整合上述三區的養殖魚塭,正式劃設並公告「興達養殖漁業生產區」。隨後於110年11月完成該區排水改善工程規劃,成功向農業部漁業署爭取補助,推動「興達養殖漁業生產區湖內排水二中排改善工程」。
高雄市政府海洋局表示,湖內排水二中排位於區域排水系統的下游末端,原始堤岸為土渠型式,長年因淤積堵塞導致排水不順,雨季時常發生淹水災情,不僅影響沿線養殖道路通行,也對周遭養殖業者的作業造成困擾。因此,海洋局在興達養殖漁業生產區成立初期,即將湖內排水二中排列為首要整治目標,並成功爭取漁業署經費辦理改善工程。
「興達養殖漁業生產區湖內排水二中排改善工程」於112年12月動工,歷經200多天施工,於113年6月底順利完工。此次工程改善了272公尺的排水渠道,並修復260公尺的堤防道路,採用生態疊塊磚工法設計,兼顧生態保育與排水效能,能承受10年洪峰再現期流量0.43cms,大幅提升養殖區漁民的作業安全性。值得一提的是,該工程近期屢獲殊榮,包括榮獲「2024城市工程品質金質獎」金質獎,以及於114年3月在農業部「優良農業建設工程獎」決選會議中獲得佳作肯定。

高雄市政府海洋局局長石慶豐表示,為促進高雄市養殖漁業環境的全面提升及產業競爭力,海洋局將持續爭取漁業署補助,推動相關建設。目前已有「興達養殖漁業生產區大湖埤排水一中排改善工程」及「興達養殖漁業生產區大湖埤排水二中排改善工程」正在施工,「興達養殖區湖內排水三中排改善工程」也正進行規劃設計。此外,魚塭土溝、土堤道路等改善工程亦同步推進,期望為養殖業者提供完善的硬體設施,提升養殖生產量與環境安全。
(圖/ 記者翻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