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派記者 江文賓 報導】酷暑難耐,許多人喜歡待在冷氣房中,享受涼風的快感,但總有一些人,每當走出房間,便噴嚏連連,過敏體質發作,鼻子、眼睛癢!癢!癢!善用炎炎夏日,改善過敏體質,「三伏貼」變是很好的選擇。
夏天頻繁進出冷氣房,室內外溫差大,以及每到季節轉換,忽冷忽熱的氣溫變化,總使過敏性鼻炎的患者鼻子發癢,噴嚏連連,鼻水像水龍頭,眼睛也揉個不停,根據統計,國內孩童罹患過敏性鼻炎的人數約2-3成,成人也有25%,雖然過敏性鼻炎不是嚴重的疾病,但卻會影響病患的日常生活及工作效率,是相當擾人的疾病,中醫大多以中藥調理與穴位三伏貼的方式替患者治療。
25歲的蔡姓OL,長期飽受過敏性鼻炎所苦,每當夏日,雖然可以在辦公室吹著涼快的冷氣很幸福,但每當要到廁所或茶水間,氣溫溫差大,便開始噴嚏連連,鼻水流不停就算了,眼睛癢的時候,揉到快要把眼球挖出來一樣,更因為鼻子過敏,讓身旁的人以為常常感冒,跟客戶講電話時帶有鼻音不說,有時面對面跟客戶談事情,更要常擰鼻涕,讓她困擾不已,後來決定嘗試三伏貼治療,搭配體質調理,一個月治療下來,總算可以跟衛生紙說掰掰。
「三伏天」是一年中天氣最炎熱、人體陽氣最旺盛的時候,此時皮膚毛孔開泄,藥物最容易由皮膚滲入穴位經絡,衛生福利部臺中醫院中醫科邱慧芳醫師表示,三伏天穴位敷貼,是運用「冬病夏治」的治療方式,針對冬天容易發作的疾病,例如氣喘、過敏性鼻炎與咳嗽等,在夏天天氣最炎熱、陽氣最旺的日子提早進行預防性治療。將調配好的藥物,貼再穴位上,透過皮膚的吸收達到治療和預防的作用,可扶正祛邪、增強身體免疫力及減少冬天發病次數。
穴位敷貼治療方法簡單,只需要在門診進行,醫師評估過患者身體狀況後,便會在患者的穴位上放上藥物,穴位因人而異,有人貼在上背部,也有人貼在下背部,副作用低且治療範圍廣。三伏天的「三伏」是指夏天「初伏」、「中伏」、「末伏」的總稱,今年度三伏天的日期分別為七月十三日、二十三日及八月十三日,如果趕不及在當天進行治療的民眾,也可找其他方便的時間,每次需間隔7-10天時間。三伏貼雖可治療過敏及氣喘等,但不是所有的人都適用,孕婦、感冒、發燒、咽痛、皮膚易過敏,皆不適合做三伏貼療法。邱慧芳醫師也提醒,敷貼時間不宜過長,因每個人皮膚狀況而定,因為敷貼的藥物大多具有辛溫性及發泡性,敷貼時間過久,皮膚會產生刺激作用,易起水泡及搔癢不適,嚴重者可能留下痕跡,所以若感覺皮膚有紅腫、搔癢的情況,應立刻撕下貼敷藥膏,敷藥當天也不可洗冷水澡與游泳。
圖片來源:衛生福利部臺中醫院 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