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蒔新聞記者黃秀卿/台中報導) 翁參隆,台灣紙雕創作的鼻祖,任何城堡造型都難不倒他,應邀參展作品無數,民國六十四年出版紙雕藝術的書,開始經常在電視、報刊媒體、社區、學校推廣紙雕教育。如果紙張可以當成建材,他可以輕易蓋出各式各樣的建築。長子翁獅延續了紙雕創作的精神,實現了建築的夢想。
導演張烈東偶然的機緣拜訪板橋翁參隆家,發現翁宅充滿濃郁的藝術氣息,庭院有流水,一到三樓外牆爬滿炮仗花、九重葛,家裡內外擺了很多銅雕塑、紙雕、畫作。閒聊得知家裡的建設,如木作、泥作、水電,都是翁參隆帶領二個兒子完成的,他坦言從不給兒子讀書方面的壓力,只重視品格教育與勞動生活,其家庭教育是:言教不如身教、身教不如境教。二個兒子因家務勞動繁忙,反而特別珍惜可以讀書的時刻,都就讀台北建中,大學時代就放手讓其獨自去歐洲自由行45天,之後分別留學英國、德國,翁參隆很欣慰的說:感謝天主的保佑!
凡此種種讓張導演很驚奇,所以常帶朋友到翁家玩,也帶國外的導演來訪,而引起拍攝記錄片的動機,這一拍就花了六年半,錄了200多個小時,剪輯成一個小時的片子。
翁參隆對紙雕的完美要求也表現在記錄片上,總覺得這一段形象不好剪掉、那一段不好剪掉!後來張導索性不給他看,先在台北找電影院,開放給一般民衆觀賞,上映二場,觀衆看得很感動,之後才給翁參隆看,他還是這一段要剪、那一段要剪。後來想想自己犧牲色相,别人看得高興也好。
記錄片是真實生活的呈現,正因為是真實生活,有一部分和觀衆自己的生活經歷起共鳴,有人說比電影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