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張淑慧/高雄報導】
賞螢不必再往深山野外跑,高雄大樹龍目社區(里)就有,國立高雄大學「大樹河谷莊園新經濟行動計畫」參與師生,28日發表暑假駐村期間深入調查當地產業經濟、文史建築、地景地貌等成果,也提出美食(鳳梨、荔枝)結合人文、生態規劃建議,未來都將無償移轉給當地里民使用,體現大學社會責任(USR)。
該計畫獲教育部「大學社會責任實踐計畫(USR)」經費補助,由翁群儀等多名教授跨域合作,延續去年度萌芽型計畫成果,2度暑期駐村,開設「夏日工作假期」實習營,帶領學生進行故事田野調查、建築聚落觀察、特色節慶消費市場調查,進而認識形塑在地文化的重要結構主體。
成果包括影像文字紀錄、生態旅遊調查、老屋調查等豐富內容,並在當地重要信仰龍安宮前廣場舉辦「大樹腳ㄟ莊園音樂會」,邀請當地民眾、文史工作者、他校計畫夥伴共同交流。
參與學生透過暑假駐村實習,實地深入社區蹲點,盤點、探索地方議題,進而發想創新方案,透過作中學提升就業力與職涯規劃能力。
此次共發表3大成果,分別為「空間生活」:針對社區聚落型態及老屋建築樣式進行實地訪查,以建築專業知識進行建模,重塑老屋之形,進行電子歸檔,永存老屋之樣貌。其次「環境生態」:針對昆蟲、動植物等生態環境調查,以及旅遊景點調查與旅程規劃。
還有「莊園願景」:對大樹區生產、生活、生態知識及鄉村議題的探勘與整合,將暑假期間調查的成果,以影片與實物成果展示等方式呈現。工藝與創意設計學系(藝創系)學生王潔柔2度參與,繼去年以巧思製作「鳳梨的一生」3D立體模型,今年更深入開發生態面像,發現當地擁有好水質,並在生態志工努力下,螢火蟲回來了,主要為「端黑螢」、「台灣窗螢」兩物種,因此她重新設計轉換成DIY知識卡,結合生態教育及親子手作,讓體驗者認識鄉村之美,傳達環境保護及永續經營之概念。
同系的陳佑翔則是將去年僅限於龍目之地圖繪製,擴展至整個大樹區,走訪各特色景點,並發揮美術專長、手繪導覽地圖,未來可再加值利用。學員之一、嘉義大學中文系學生梁佳瑀是在地人,特別報名參與駐村實習,藉此有系統認識從小生長的環境與人文歷史。她主要參與「莊園願景」,與夥伴合作設計宅配宣傳單,以活潑生動圖文介紹新鮮鳳梨、蔭醬、果醬、酵素等產品還附簡易料理食譜,提高消費者購買
意願。
「大樹幸福莊園新鄉村經濟行動」計畫總主持人為校長王學亮,協同主持人包括工藝與創意設計學系副教授兼系主任翁群儀、運動健康與休閒學系副教授潘明珠、應用經濟學副教授翁銘章、建築學系助理教授廖硃岑,駐村參與學生則有王潔柔、陳佑翔、藍鈺淳、梁佳瑀、江媛琪、吳永潮、蔡呈彰、石紫艵、李其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