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月光K13廠房動土 打造完整先進半導體產業聚落【記者張淑慧拍攝】
【記者張淑慧/高雄報導】
封測大廠日月光, 8月17日在高雄楠梓加工區第一園區,舉辦日月光K13廠房動土典禮,典禮邀請到經濟部長王美花、經濟部加工出口區管理處長黃文谷、高雄市長陳其邁、立法院委員劉世芳、高雄市政府副秘書長張裕榮、經發局長王宏榮、勞工局長陳石圍、南部聯合服務處執行長陳政聞等重量級貴賓,一起見證日月光的里程碑。
5G新世代快速進展,相關半導體產品需求暢旺,為迎接產業鏈的爆發性成長,半導體大廠紛紛布局投資,日月光瞄準這股產業趨勢,將加速推動智慧製造進程,持續擴大先進製程與產能規模。日月光K13廠房,將投資80億於廠房建置,完工後將再投資180億,擴充先進封裝產能,預計2023年完工,預估滿載年產值可達5億美金,可望創造2,800個就業機會,延攬半導體專業人才,持續穩定台灣半導體產業在5G市場的關鍵地位。
日月光半導體吳田玉執行長,因行程安排未能進行聯訪,特以文字表示提供各位媒體朋友:

日月光半導體吳田玉執行長表示:民國五十五年,全世界第一個加工出口區在台灣高雄前鎮區成立,民國五十七年,楠梓加工區成立,十六年後,也就是民國七十三年,日月光半導體在高雄成立,過去的三十六年,日月光和楠梓加工區,一起見証了台灣工業發展的心路歷程,也一起走過大時代給台灣在電子加工,個人電腦,及半導體三個世代的挑戰與機會。我們共同的座右銘,也逐漸從個體的生存競爭逐步演進成整體的永續發展及社會責任。
日月光從高雄起家,我們無時無刻不惦記著創業的初衷,更感念高雄父老鄉親及員工們一路的支持和期許,經過三十六年的努力,今天,我們不但是全球封裝測試的領導者,也是全球道瓊指數永續經營的領導者,全球競賽瞬息萬變,絲毫不能鬆懈,日月光明年即將完成二園區第六棟綠色智慧建築,達成階段性任務。
日月光以擴大投資規模,邀請更多研發人才進駐,活絡高雄地區經濟發展。K13廠房以「智慧科技、綠能環保、員工照顧」三位一體設計理念打造,以高階封裝技術為核心,發展5G+AIoT智慧工廠完整解決方案,並藉由高速網路串聯達成零缺點、高效率、最即時之半導體封測5G智慧製造大樓;採綠色工法,並強調生態平衡、保育、資源回收再利用等工法打造的建築,搭配生態綠帶,落實日月光的永續發展及環境保護的理念。5G是新技術,也是爆發性生意,日月光將持續投入先進製程,整合高雄地區研發及科技專才,掌握未來半導體產業發展先機,發揮在全球半導體產業的影響力。
經濟部長王美花表示:台灣半導體產業鏈在全球具備舉足輕重的地位,以專業分工與群聚效益等優勢獨步全球,日月光為全球封測龍頭大廠,本次於楠梓園區擴大投資,帶動地方就業、延續產業競爭力,經濟部也將持續投入產業智慧化、數位轉型及創新應用三大行動方案,建立更完備的半導體生態,扶植國內的材料與設備產業。

經濟部加工出口區管理處長黃文谷表示,加工區成立超過50年,目前係為全球半導體封測產業重鎮,感謝日月光選擇在楠梓起家、持續投資台灣。去年,加工區啟動「楠梓加工區鑽石場域更新計畫」,是建廠50年以來,最大的聯合投資案,有日月光、興勤、華泰、宏璟建設等4家廠商的力挺,推動楠梓園區轉型為高科技智慧園區,為地方創造更多投資與就業機會。
高雄市長陳其邁表示,高雄建設要盡速持續進行,加強讓員工安心就業,也是需要持續進行的目標之一,期待生產基地的努力,能與高雄共榮,美中貿易戰為半導體產業帶來影響,世界正面臨供應鏈重組的局勢,未來,將推動高雄成為「亞洲高階製造中心」與「半導體先進製程中心」,期許橋頭科學園區的設立,得以吸引更多國際大廠投資,同步串起南部科技廊道,將南台灣升級為全球最有價值的先進半導體產業聚落。

立法院委員劉世芳表示,日月光為全球半導體封裝測試產業領導者,秉持積極的態度,以永續發展為經營目標,扮演產業先驅的重要角色。同步推動高端技術發展、落實環境保育行動,並以人為本,打造良好的辦公環境與企業文化,相信日月光的投資發展,可提供客戶和夥伴更優質的服務,讓台灣持續在業界發光。
K13廠房的興建,代表日月光5年6廠投資計畫的階段性成果,將楠梓加工區第二園區的智慧創新能量擴展至第一園區,與「楠梓加工區鑽石場域更新計畫」投資建造的高端封裝製程K18廠,持續超前布局,打造高雄成為更完整的半導體產業聚落,帶動產能高峰。K13廠為地下2層、地上12層的建築,總面積逾3.2萬坪,帶入綠建築節能環保概念之餘,更以員工的需求為考量,營造舒適友善的工作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