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張玹維/屏東報導】
有著「鹹粿的故鄉」之稱的屏東市大洲社區近幾年來為將義民爺文化的精神保存與活化,以自產稻米所延伸的社區特色米食如鹹粿、米香、紅龜粿等作為產業媒介,並結合一年一度重要祭祀於20日假大洲社區活動中心前廣場舉辦「大洲社區產業文化活動暨義民爺文化活動」,而潘孟安縣長也蒞臨現場與社區民眾們共襄盛舉,一同見證社區活化之成果。
活動現場,潘孟安縣長也接受手作傳統紅龜粿及煎鹹粿的挑戰,而成果更是讓民眾大讚「縣長好專業!」。縣長潘孟安表示,大洲社區自104年度核定為農村再生計畫後,便透過農再經費挹注,連年辦理與保存文化相關的產業活動,持續將在地的特色產業與文化故事作行銷推廣,而從社區的巡守隊、關懷據點、景觀營造等皆能看出社區的凝聚力與活力,堪稱為縣內眾多社區中的典範。
縣長潘孟安指出,現今社會青年多數選擇往都市發展,導致社區人口逐漸減少,為能替社區注入新活力及能量,縣府積極協助農村、漁村及原民部落等社區,透過結合在地產業及文化的方式,以強化地方特色發展、活化社區。而縣府也將於10月份舉辦社區產業博覽會,讓不同社區透過比賽互相交流,以此成為進步的糧食與動力。
活動現場不僅提供鹹粿DIY,藉由體驗教學炊鹹粿的技術,從製作傳統美食之中串起思古之幽情。另外有社區志工媽媽們別出心裁設計的五色龜粿,嘗試在古早味中加入創新巧思,讓參與的民眾皆有耳目一新的體驗。
相傳當年義勇軍行至府城欲協助解圍,一路上趕路軍糧以炊鹹粿為主食,卻受敵方以殺擄家屬誘騙,最後近乎全軍滅亡。後來用「三日攻到府,一暝趕到厝」體現當時義勇軍的焦灼心情,因此後人紛紛以炊煮鹹粿祭祀義民爺。為傳承這段歷史,今年大洲社區透過縣府的社區營造與村落文化發展計畫,將義民軍的文史紀錄和如何與鹹粿產生連結的典故編撰成冊,用以延續對義民爺公的崇敬和對米食產業的積極推展。【圖/翻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