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張淑慧/高雄報導】
現今社會人手一隻智慧型手機,手機的功能不只是接聽電話、收發簡訊、聯繫社群,同時也具備了高畫質的相機功能,讓人可以隨時隨地輕鬆記錄下生活中的每一刻。然而在攝影術誕生前,不論是壯闊、幽靜的美景,生活中的驚喜、感動或悲傷,只能記存在腦海中,或幻化在畫布上。
直到1839年,法國路易·達蓋爾(Louis-Jacques-Mandé Daguerre)在法國科學學會上公開了他的「銀版攝影技術」,攝影術正式問世。在歷經半世紀的曝光技術以及攝影設備的改良,1900年代相機才成為大眾消費品,並掀起攝影熱潮。
為了要讓民眾對於相機科學原理與技術的發展演進有所認識與了解,同時一窺近百年來不同時期的相機面貌,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將自10月1日起配合臺灣科學節推出「掌握瞬間~底片相機藏品展」,展出約計90件之底片相機及鏡頭等物件,包括有古董大型相機、中型相機、蛇腹相機、摺疊相機、雙鏡反射式相機、旁軸相機、110相機、半格相機、單眼相機、全景相機等,其中有多件是臺灣少見的蘇聯產製相機及鏡頭,透過藏品展讓民眾認識或回味這個屬於世界性科技主題-相機的科技發展歷程。
本次藏品展除精選科工館入藏相機外,為豐富展示物件內容,亦洽收藏家林本博先生商借數件罕見的珍稀相機共同展出。必看藏品包括:難得一見的德國Zeiss木質結構、玻璃底片的古董蛇腹相機;超過2公尺高、日本Konishiroku所生產的大型古董相機;古典高雅的德國Rolleiflex雙鏡反射式相機;饒富蘇聯戰鬥性格的蘇聯Zenit狙擊槍相機;1950年代Stereo Realist生產的立體相機;展現德國輕巧、精湛工藝的Kodak Retina摺疊相機;美國Polaroid古董蛇腹即時顯像相機;攝影張數加倍的日本Olympus Pen系列半格相機;鏡頭360度旋轉、拍攝團體照最佳良伴的德國Noblex全景相機,以及僅手掌大小的Holga 110底片相機。
此外,為了讓觀眾認識與體驗針孔成像原理,特別洽扶風文化事業有限公司紙雕藝術家洪新富老師,商借大型手作暗箱體驗教具供觀眾操作使用,透過教具體驗可真實看到在暗箱中的成像,呈現出與實際景物上下顛倒、左右相反的影像。
在攝影界,鏡頭和相機被稱為是攝影的黃金伴侶,透過鏡頭的選用,畫面可以是深遠的、主題鮮明的,或視野遼闊的。因此展場也將展出25-500mm多種焦距的各式鏡頭,讓觀眾認識廣角、標準、長焦鏡頭的區別與運用。並藉由將真實相機拆解、分類後的機構裱幀圖,讓民眾看到相機內部的精細機械結構,以深化與強化對相機科學原理的認識。
在現今手機點指拍照的便捷年代,歡迎您闔家一起來回味或認識在底片相機時代,拍攝成品無法預覽情形下,充滿期待「它抓得住我」的精采與美好。【圖/翻攝】
掌握瞬間-底片相機藏品展
展期:109年10月1日(四)至110年1月3日(日)
地點: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 地下一樓 開放式典藏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