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蔡祁筠/高雄報導】
國立中山大學攜手前鎮區公所,近日在前鎮河畔舉辦「前草創創生活節」,這是一場專為前鎮、草衙地區量身打造的地方嘉年華,現場除了邀請當地居民帶來舞蹈表演,展現地方活力,更針對當地產業文化特色推出「貨櫃特展」、《十月銀月街》劇場表演,以及中山師生長期深耕當地進行文化交流的成果,期打造「前草品牌」,讓外界更進一步認識前鎮、草衙。
「前草創創生活節」活動場域主要在前鎮河畔的興仁公園,向旁延伸升至周邊鎮華街138巷市場,還有前鎮國小等據點,在秋季的午後,展演一系列具有濃厚前鎮、草衙元素的活動,高雄創作型樂團與本土獨立音樂人也接連登台開唱,並推出結合美食、懷舊商品與手作體驗的三輪車市集,現場歡樂氣氛就像在遊樂園,「開創興仁公園新體驗」。
這場活動是由中山大學西灣學院院長蔡敦浩率領實踐研究團隊所推動,他表示,中山大學品創基地長期耕耘前鎮、草衙聚落,透過生命敘事的採訪,看見當地在近一甲子的歲月裡,由各地移居到前草的居民,透過勞動,展現創造力及生猛的活力,如此構築出獨特的「前草風格」。為推廣「前草精神」與「前草價值」,此次特別舉辦兼具地方特色與生活感的地方嘉年華,致力展現「前草」豐富的人文歷史、百工技藝、學創活力與未來願景。
中山大學校長鄭英耀進一步指出,高雄舊港新灣悠久的歷史發展,既承載著台灣經濟成長的重責,更具備連結國際的深厚潛力。此次透過前草地方嘉年華,不僅展現中山師生團隊過去長期以來推動在地人文素養教育的成果,更基於大學結合地方共學的理念,體現對社會議題的關懷,落實社會責任。
中山大學在活動現場,特別展示西灣學院課程引領學子,走入當地社區及中、小學,雙方互動、彼此文化交流的成果。中山師生以「地方走讀」、「創意遊戲」、「國際交流」等多元化方式,培養前草學生對台灣文化有更深一層的認知,進而認同這塊土地與所處的社區,再興地方知識動能。
另外也在前鎮國小推出「貨櫃特展」,以《世界中的前草.前草中的世界》為題,展示前鎮、草衙歷史變遷。中山大學表示,前鎮昔日設有全世界第一個加工出口區,是工業重鎮,更是全台最重要的遠洋漁港,然而,隨著時代變遷,因產業外移及背負工業汙名等社會重擔,逐漸模糊了居民對家園與自我的認同,藉由貨櫃展覽,讓前鎮人再次展現堅實韌性的一面,也呈現前鎮新、舊生活樣貌。
合作演出的愛慕劇團,則為前鎮打造《十月銀座街》環境劇場。這齣劇以鎮華街138巷市場店家為表演舞台,觀眾隨著劇情演出,一同走入當地人稱「銀座街仔」的空間,觀賞前鎮人隨時代脈絡流轉的生命記憶。
來自台北的「金屋藏膠」除了展示懷舊黑膠唱片,也以「前草」為背景播放一系列曲目,包括:走遍「海角天涯」的「出外人」,在「午夜夢迴時」搭上「高雄發的尾班車」落腳來到前草,吟著「行船人的純情曲」,告訴自己「愛拼才會贏」;這些樂曲不僅勾起老一輩前草人諸多回憶,也拉近遊客與前草的距離。金屋藏膠負責人林珮如表示,期藉此活動,讓前草地區如同黑膠歷經文化翻新,過去那段陳封已久的時代價值也能蛻變重生。
現場也推出「前草小河上.社區小旅行」導覽行程,吸引愛騎自行車的民眾參加,在達人的帶領下,遊客觀賞前鎮河岸美景、漫游聚落、尋訪知名店家,貼近在地人生活、感受當地生活氣息。 【圖/國立中山大學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