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張淑慧/高雄報導】今(13)日中研院與台大團隊發布最新全球海洋廢棄物分布模擬結果,認為風阻效應與海流是影響海廢流向的主要因素,會影響海廢流向高生產力的海域,進而衝擊海洋生態系與經濟活動。對此,海洋保育署(下稱海保署)感謝學術團隊對於海洋環境傑出研究的貢獻,此結果凸顯科學研究的重要性,海保署也藉此機會說明政府對海廢議題的整體政策以及近年來的努力,盼齊心合力消弭海廢,減緩對海洋生態環境的衝擊。
海保署回顧科學家先前評估2010年全球約有八百萬公噸塑膠垃圾流入海洋,促使各國積極採取措施。近期科學團隊更新評估數據,認為2016年全球進入海洋的塑膠廢棄物可能增加至二千萬公噸。倘不採取措施,在2030年可能超過五千萬公噸。此資訊無疑提醒大眾,海洋廢棄物的問題持續惡化中。
海保署表示,面對嚴峻的海洋廢棄物問題,行政院今年度大力推動向海致敬計畫,首要工作便是海岸清潔,並訂下「清理乾淨」、「源頭減量」、「去化回收」、「資訊透明」及「保育教育」等5大對策。由環保署統籌九個部會、十五個機關,全方位清除海洋廢棄物,希望還給民眾清淨的海岸與海洋。
海保署補充說明,在此項計畫中,最基礎工作是由各海岸主管機關分工合作清理現有的海岸廢棄物。對此,海洋委員會與地方政府以及民間團體合力,組成超過3,600艘的環保艦隊以及2,600位潛海戰將,迄今清除超過260公噸的海漂底廢棄物。
面對源源不絕的海洋廢棄物,更重要的是了解源頭俾進行管理。海保署自107年起啟動海漂底垃圾統計及調查計畫,定期公布海廢清理量及類別,以了解海洋廢棄物熱點,並透過海洋保育網(https://iocean.oca.gov.tw/)公開資訊,讓民眾對於水質、海洋廢棄物分布及種類一覽無遺,進而制訂源頭管制策略。
就源頭管制部分,藉由中央及地方政府在河川設置人工攔除點及攔污索,持續清除川廢,加上環保署控管濱海掩埋場,漁業署推廣漁網實名制以及置換養蚵用浮具,都是從源頭降低海洋廢棄物排放量的重要措施。
海保署表示,為能夠更積極建置循環經濟體系、提高減廢效率,海保署補助地方政府回收廢棄漁網,使用保麗龍減容貨櫃,並邀集業界籌組海廢再生聯盟,希望串聯將廢棄漁網有效再生,降低成為海廢的風險,迄今已收購逾20公噸,並持續進行。
為尋求新的解決方案,繼去年度補助民間團體研發海廢回收設備,海保署今年度補助在地團體協助調查、清理海廢,並辦理妙點子救海洋競賽活動,向各界徵求創意解決方案。海委會也拓展至國際合作面向,本(11)月與美國在台協會高雄分處、澳洲辦事處、英國在台辦事處、日本台灣交流協會-高雄事務所等合力辦理臺灣海洋國際論壇,並於全球合作暨訓練架構(GCTF)平台與美日荷等國交換海廢研究發現以及解決方案。
教育宣導是讓減塑理念推廣的重要做法,海保署出版繪本、與在地團體合辦活動等,藉由各種管道進行海洋保育教育推廣,各界所舉辦的每一場淨灘、淨海活動都是最好的保育教育。
海保署黃向文署長總結強調,海廢多數並非來自海上,大部分是生活垃圾或者是海域活動過程中丟棄而流入海中。科學團隊分析海廢資訊,預測並提醒大眾海廢未來流向趨勢,海保署呼籲減少你我日常生活對塑膠的使用量,各種人為活動產生的廢棄物應妥善回收或丟入垃圾桶,避免廢棄物進入海洋,污染海洋污染及危害海洋生物,大家共同維護海洋環境,讓海洋資源生生不息。【圖/海保署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