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吳旻高.湖明嬛/金門報導)
全台現有的漁港共計220個,漁港是漁業發展的基地,也是體驗海洋產業及教育重要場所,政府推出「向海致敬」政策,確保海洋永續發展,為了提升漁港整體環境品質,促使漁港逐步成為臺灣特有的重點觀光場域,農委會漁業署於本(109)年度6月啟動第一屆【金鑑漁港】選拔,聘請觀光景觀、漁業管理、環境領域的專家,透過嚴謹且科學的評鑑機制,在全臺眾多漁港中,鑑別出多個高品質漁港,希望推廣成為全民休閒旅遊的好去處。經過歷時6個月的實地評選、神秘客造訪及網路海選,本縣新湖漁港獲得二星獎殊榮,並由代管單位金門區漁會總幹事許丕煌於12月14日假農委會代表領獎。
縣府建設處表示,新湖漁港設置充滿軍事背景具有濃厚戰地色彩,設計上有戰略考量,期能輔助扼守料羅灣,並體恤漁民作業辛勞方便漁船靠泊,而在民國79年「金門協議」由海峽兩岸紅十字會組織在金門舉行商談,陸方人員借由新湖漁港登岸成為兩岸開放橋梁。新湖漁港為金門地區最主要漁業作業基地,周遭包含軍方小艇坑道、「高洞」E-092防空營坑道、「新頭」E-090據點軍事碉堡及慈鑾宮、黃金沙灘,極具戰地歷史意義與遊憩景觀,自105年度新湖漁港東防波堤延伸工程完工後,因遊客發掘到看似具有幾何邏輯排列造型的消波塊與海景相互輝映,讓原本為消波功能的單調淺灰色消波塊,意外成為外拍及打卡熱點,為方便遊客到訪及增加景觀,縣府107年爭取前瞻計畫「全國水環境改善計畫-漁業環境營造」進行「新湖及復國墩漁港水環境改善景觀工程」投入經費1億2,400萬元,已於109年6月竣工,改善東西防波堤景觀步道設置觀景平台及堤頭碉堡整建、小艇坑道景觀棧道設置、慈鑾宮媽祖文化景觀牆及增加照明、改善遊客廁所設施等等,在復國墩漁港部分增設休憩棧道與涼亭,以提昇漁港防波堤景觀亮點及步行安全,提供遊客、居民造訪漁港景觀環境,代管單位金門區漁會也認真積極維護整體漁港環境清潔,讓新湖漁港具有多功能的特質,成為既是漁港也是攝影、賞景、體驗海洋漁業的休憩活動好去處。目前「新湖及復國墩漁港水環境改善景觀工程」亦經農委會提報「109年度優良農業建設工程獎」聯審作業中。
代表授獎。-225x300.jpg)
此次【金鑑漁港】選拔,漁業署特別採用米其林旅遊指南的秘密客評分方式,力求公正客觀,要讓旅客在規劃旅程時,就能擁有具公信力的旅遊資訊,評鑑過程中也同步開啟了全民參與機制,希望收集民眾到漁港觀光遊憩的寶貴意見,作為漁港整體環境改進之參考依據,未來縣府也將持續漁港環境多功能改善工作,提升整體休閒漁業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