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2025-07-23
  • 頭條
  • 財經
  • 社會
  • 文教.科技
  • 專題
  • 娛樂影劇
  • 政治
  • 國際
  • 運動
  • 生活
News586傳媒

News586傳媒

Primary Menu
  • 頭條
  • 財經
  • 社會
  • 文教.科技
  • 專題
  • 娛樂影劇
  • 政治
  • 國際
  • 運動
  • 生活
即時
  • 生活
  • 臺中市

國美館「臺灣土・自由水:黃土水藝術生命的復活」盛大登場

News586 黃秀卿-台中 2023-03-26


【 News586/記者黃秀卿報導】文化部所屬國立臺灣美術館日舉辦「臺灣土・自由水:黃土水藝術生命的復活」展覽開幕式,文化部長史哲、國立臺灣美術館長廖仁義、黃土水家屬林麗純女士、國立故宮博物院長蕭宗煌、立法委員林靜儀,以及遠道而來的日本大分大學教育學部教授田中修二、東京藝術大學大學美術館教授熊澤弘等出席,共同為過去將近100年以來,臺灣近代雕塑第一人黃土水最大規模的個展揭幕。展覽由國美館研究員薛燕玲帶領團隊經過1年研究、蒐集與梳理,重新踏查與建構,呈現37件黃土水作品,以及照片、書信、雜誌、明信片等相關文獻,期盼讓黃土水經典原作再現,使民眾在睽違多年後,有機會更深入了解這位優秀的雕塑家。

文化部長史哲致詞時引用黃土水曾說「能永劫不死的方法只有一個,這就是精神上的不朽。只要用血汗創作而成的作品還沒有被完全毀滅之前,我們是不會死的。」呼應今日「黃土水藝術生命的復活」展覽。史哲指出,今天同時也是美術節,始於戰爭的美術節,是當時藝術家希望「用藝術撫慰心靈」而發起,但3月25日卻也是陳澄波遇難的日子。自己今天上午見證了陳澄波特別在遺囑中囑咐家族保存的作品《清流》捐贈臺南美術館儀式,這個捐贈象徵的便是精神的不朽、藝術的傳承。而同樣的,黃土水雖然英年早逝,但是他的作品《甘露水》卻在隱匿了60年後才得以出土,也要特別感謝張鴻標先生家族為國家保存臺灣人不朽的精神。

史哲提到,黃土水是日治現代化的第一代,也生長於西方理論、技法進入的時代,他的創作雖有西方技法,但內容仍然是臺灣本土的產物。這正提醒我們,當面對1949年後的衝突,也必須反省及記取臺灣進步的歷程中,藝術家的奉獻及犧牲。史哲強調,重建臺灣藝術史是必須持續進行的工作,「無史不成國」,我們必須記取一切的脈絡,發掘更多的細節,壯大臺灣的內容。重建臺灣藝術史是我們必須互相團結、互助,一起要達成目標,就如黃土水所說,「期待藝術上的『福爾摩沙』時代來臨,我想這並不是我的幻夢吧!」

國美館長廖仁義表示,從《甘露水》出土那一刻,國美館面對被社會信任的榮耀與重責,便已準備未來一定要舉辦規模盛大的黃土水展覽。這個展覽,歷經三任文化部長的持續支持:鄭麗君部長從黑暗的盡頭打開通往光亮的大門,讓黃土水尊嚴地走出來;李永得部長以文化資產來重視保存黃土水,定期督導國美館的籌備工作;史哲部長接下未完成的任務,讓這個展覽與學術研討會終於盛大揭幕。

策展人薛燕玲表示,本展一方面紀念黃土水這位偉大的藝術家,一方面也希望將他的藝術精神擴散出去。本展能夠順利完成,感謝收藏家的慷慨允借及策展團隊的努力,未來希望能夠有機會舉辦更多前輩藝術家的展覽。

國美館表示,2017年文化部推動「重建臺灣藝術史計畫」以來,經由許多熱心學者專家的研究與奔走,黃土水的作品逐一出土,得以重見天日。尤其感人的是,曾在1921年入選帝展的大理石雕塑《甘露水》自1958年便已消失無蹤,卻在2021年奇蹟出現,神秘的保存者張鴻標醫師家屬將她捐給國家,在總統蔡英文見證下交給文化部,入藏國立臺灣美術館。散佚作品的出土奇蹟,猶如冬眠過後甦醒展臂,都為臺灣美術史的重建帶來生機盎然的喜悅。

黃土水(1895-1930)生長於日本統治時期的臺灣,畢業於總督府國語學校,而後獲得保送進入東京美術學校雕刻科木雕部,直到研究科畢業,他是第一位進入東京美校的臺灣人,也是第一位入選日本官辦展覽「帝國展覽會」的臺灣藝術家,從1920年到1924年連續4屆入選「帝展」。為了能夠繼續在日本社會爭取臺灣社會的尊嚴,他嘔心瀝血創作,積極追求藝術成就,他的奮鬥感動了當時的臺灣社會,許多政商高層慷慨解囊贊助他,請他雕塑人像,收藏小件動物雕塑,這個歷史說明了臺灣社會不分政經地位對於藝術家的支持。

黃土水生命最後幾年廢寢忘食致力於創作《水牛群像》,企圖再次問鼎帝展,可惜於1930年12月21日因腹膜炎病逝,成為最後遺作。短暫36載人生,黃土水卻為臺灣留下無數不朽的經典作品,成為臺灣藝術史的巨擘,既奠定臺灣近代雕塑走向現代雕塑的基礎,也為臺灣美術史開啟了後代可以追隨前進的道路。

國美館指出,期盼藉由這個展覽,體現黃土水短暫而奮鬥不懈的藝術生命,突顯他對臺灣美術史的卓越貢獻,進而提升臺灣社會的文化認同。本展獲得許多收藏單位與收藏家的信任與支持,彙整許多藝術史家的史料,並獲財團法人玉山文教基金會贊助舉辦教育與文創活動。展期至7月9日,歡迎踴躍前往國美館觀賞,相關展覽及活動訊息歡迎至官網查詢(http://www.ntmofa.gov.tw)或Facebook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ntmofa/?fref=ts)。圖/業者提供

「臺灣土.自由水:黃土水藝術生命的復活」

地點:國立臺灣美術館102展覽室(臺中市西區五權西路一段2號)

時間:即日起至7月9日,週二至週五09:00-17:00、週六及週日09:00-18:00(每週一休館)

Tags: 焦點時報黃秀卿記者 記者黃秀卿 黃秀卿

Continue Reading

Previous: 高雄萬豪2週年慶 住房專案、餐廳優惠、抽獎活動 總獎項逾十萬元!
Next: 臺中兒童藝術節4月1日開跑 邀請親子藝起愛地球
台中清水分局關心您
霧峰分局關心您

新聞曝光合作夥伴

近期文章

  • 路人求助永巡警 男子癲癇倒街 警扶上車鳴笛緊急送醫 2025-07-23
  • 高雄支援丹娜絲災後重建 陳其邁表揚市府團隊14天不懈努力 2025-07-23
  • 8旬獨婦自騎電代車迷街 新營巡警開警燈護返家 2025-07-22
  • 從文學到戲劇 臺中文學館推劇本改編工作坊 熱烈開課 2025-07-22
  • 中臺科大「從國際志工看見台灣」誓師出發 跨海推動健康教育 2025-07-22
  • 玄奘大傳攜手天良生技打造實戰型課程 產學合作嶄新典範  2025-07-22
  • 防範天文大潮積淹水 屏縣府啟動應變機制 確保居民安全 2025-07-22
  • 屏東青年旅創基地啟動第三年屏東縣旅遊創新人才培育計畫 匯集「跨域 × 數位 × 國際接軌」打造旅遊創新人才 2025-07-22
  • 年產值超過十億、產量占全台七成 屏東觀賞魚蓬勃生機 游向世界舞台 2025-07-22
  • 「四鯤鯓水陸生態導覽」7/26至27日舉辦 歡眾踴躍報名 2025-07-22

新聞分類

2023 年 3 月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日
 12345
6789101112
13141516171819
20212223242526
2728293031  
« 2 月   4 月 »

您可能錯過的新聞

路人求助永巡警 男子癲癇倒街 警扶上車鳴笛緊急送醫
  • 社會
  • 臺南市

路人求助永巡警 男子癲癇倒街 警扶上車鳴笛緊急送醫

2025-07-23
高雄支援丹娜絲災後重建 陳其邁表揚市府團隊14天不懈努力
  • 生活
  • 高雄市

高雄支援丹娜絲災後重建 陳其邁表揚市府團隊14天不懈努力

2025-07-23
8旬獨婦自騎電代車迷街 新營巡警開警燈護返家
  • 社會
  • 臺南市

8旬獨婦自騎電代車迷街 新營巡警開警燈護返家

2025-07-22
從文學到戲劇 臺中文學館推劇本改編工作坊 熱烈開課
  • 生活
  • 臺中市

從文學到戲劇 臺中文學館推劇本改編工作坊 熱烈開課

2025-07-22

News586傳媒

邁入第15年深入本業的新聞報導,加強篇幅,擴大轄區報導,出刊彩色報紙報導,以回饋社會大眾,讓讀者更快速知道所發生的大小新聞與常識。

主要以提供每日更新最新新聞,如:國際、科技、政治、社會、地方、兩岸、國際、財經、數位、運動、娛樂、生活、健康、旅遊類別新聞

【總社採訪中心】

廣告、爆料專線:

0900777721

focusnews@yahoo.com.tw

【臺南採訪辦公室】

台南市安南區安中路

 

【南部採訪中心】

廣告、爆料專線:

0981381438

pkpk5345534588@gmail.com

合作夥伴

  • 焦點傳媒社(本社)
  • PCHOME
  • 蕃薯藤
  • LIFE生活網
  • 奧丁丁新聞
  • 媒事看新聞
  • 天天上新聞
  • 是新聞
  • 囔囔社
  • News586傳媒介紹
  • News586傳媒線上記者
  • 線上記者規約
  • News586傳媒公告
  • 頭條
  • 財經
  • 社會
  • 文教.科技
  • 專題
  • 娛樂影劇
  • 政治
  • 國際
  • 運動
  • 生活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 MoreNews by AF the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