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2025-08-15
  • 頭條
  • 財經
  • 社會
  • 文教.科技
  • 專題
  • 娛樂影劇
  • 政治
  • 國際
  • 運動
  • 生活
News586傳媒

News586傳媒

Primary Menu
  • 頭條
  • 財經
  • 社會
  • 文教.科技
  • 專題
  • 娛樂影劇
  • 政治
  • 國際
  • 運動
  • 生活
即時
  • 頭條

愛食愛農 成果看得見!高雄食農教育五年有成

News586 2023-05-05

【News586/記者張淑慧報導】高市府農業局攜手學校與農民種子老師深耕食農教育,五年有成,除結合在地物產融入學校課程,更接軌永續發展目標與淨零排放議題,展現既在地又國際的樣貌。時逢《食農教育法》施行屆滿週年之際,農業局於5月5-14日在高雄市立圖書館總館舉辦為期10天的高雄市食農教育成果展,以「食農教育實踐指南」為核心,展出本年度12所學校及農民老師的食農教學成果及特色教具,更以高雄物產風貌拼出產地到餐桌的豐饒,透過高雄食農推廣5年大事記、多場次精彩講座與高雄物產知識王及認識三章一Q體驗活動,邀請市民朋友一起加入寓教於樂的全民食農體驗課。

*淨零碳排融入課程 落實節能減廢
5月5日開幕記者會上,仁武國小附設幼兒園的師生以默劇形式演出進口水果從產地採收、長途運輸來到臺灣的過程中,不斷累加產生的碳足跡,透過幼童們可愛的演出,傳遞引人深思的農食產業鏈與環境課題,突顯食農教育從真實的食農議題出發,重視行動的特性。
對焦食農教育融入淨零議題的年度主題,陽明國小附設幼兒園也以中秋節柚子產量過剩,發想柚子的全利用課程,成果展攤位上提供師生共同製作的果醬、柚皮蚊香與環保清潔劑,展現循環農業與零廢棄的概念融入課程的特色。南安國小則是帶領學生以虱目魚鱗及在地蔬果製作魚鱗凍飲,認識家鄉產業之餘,也傳遞農漁業剩餘資材再利用的可行性與價值。

*在地物產出發 增進學童家鄉認同
從認識地方物產開始,食農教育有助於提昇學生對於家鄉認同感。六龜國小附設幼兒園以六龜地區早期重要的經濟作物「樹薯」為主題,帶領學生透過雙手觸摸樹薯、剝去外皮、揉製樹薯圓等操作過程,建立與「樹薯」的初體驗。後續師生更走入社區,聽農夫達人分享樹薯與早期山村生計的關係,極具青銀共學的意義。
梓官漁會則以「蚵仔寮」重要的沿近海撈捕漁獲-赤尾青(俗稱蝦皮)為主角,引導學生認識赤尾青的生活軌跡,也實際前往蚵仔寮漁港瞭解赤尾青從捕撈到加工的製程,及現代化魚市場的食品安全管制系統(HACCP),增進學童對家鄉產業的認同感。

*結合飲食及生活美學 拉近都會學童與農業距離
高雄幅員廣闊,除了豐富的農業產區外,市區學童透過校園的一畝田或植栽盆,體驗彎腰種植、親土的感受,結合生活美學與飲食教育,讓學生對食農更有感。陽明國小的展攤上呈現學生照顧草莓的過程,與認識碳足跡與水足跡的學習紀錄;進行草莓防護包裝盒的創意發想,更帶來動手調製草莓飲品的創意發想成果。

右昌非營利幼兒園的孩子利用校地「右昌一畝田」從傳統土耕,進一步學習蚓菜共生、魚菜共生的系統。幼兒們當起小農夫,觀察植物的生長歷程與循環農業之奧秘,從中感受大自然的共生與食物得來不易。

登發國小結合退休教師志工的專長與校園環境特色,讓學童從種植體驗、地瓜料理與堆肥製作等過程,連結學科知識、動手做等經驗,學習關注食物的來源與營養;中山國小藉由種植番茄的過程,引導學生了解生產管理及病蟲害防治的重要性;也從製作料理之環節,認識加工品及營養價值,達到飲食教育的意義。

*農民老師入校 豐富食農知識與內涵
校園食農教育推展之外,農業局同步培訓高雄型農與青農成為農民種子老師,入校與教師協同教學,將豐富的農務經驗轉換為學習素材,擴展學童對現代農業的認識。連續兩年入校教學的善耕農產品生產合作社,林品雯、吳思瑩、黃瀞頤三位農民老師與信義國小合作,將田區的秧苗以水桶稻的方式移植到學校,讓孩子們可以時時觀察秧苗的成長。臺灣是世界可可種植帶的最北端,為了讓學童認識臺灣的種植環境與特色,喜悅可可咖啡園張凱晃、陳美芳與新光國小合作,帶領學童品嚐、種植與DIY可可冰淇淋,也認識可可涉及的公平貿易議題,讓巧克力不僅是甜蜜的代名詞,也有負責任消費與生產的意識。

*開展食農體驗遊程 六龜青農盼以食農串起城鄉連結
食農教育以農為本,從產地到餐桌,是搭建城鄉互惠共好的橋樑。今年農業局透過與高雄科技大學工業設計系葉恒志老師的合作,借重大學社會參與實踐的使命與量能,協助六龜欣園茶場、禾畝農創、鬍鬚蕭農場、享家蔬果園四個農場發展食農體驗遊程,以特色山茶、草生栽培芭樂、山村農家生活與健康蔬果,設計系列食農體驗活動。看到現場的教師與學子,青農代表徐盛暘、禾畝農創李立貴期盼未來可以吸引都會親子、校園師生走讀六龜,感受山村魅力與物產特色,促進城鄉共好。

高市府農業局戮力推廣食農教育,五年有成,高雄市政府農業局長張清榮觀展後表示,「高雄食農有本事」食農教育成果展不只是展現高市府推動食農教育的成果,更傳遞高雄食農教育的推動是以在地農產為本、重視行動導向,強調在生活中落實全民食農教育的目標;展望下一個五年,市府透過推動制度的建立,讓食農教育得以深入家庭與各公私部門,帶動市民關注飲食與健康、支持農業與農漁村永續發展,落實《食農教育法》精神。(圖/ 高市府農業局 提供)

Tags: 五年有成 記者張淑慧 高市府農業局 高雄食農教育

Continue Reading

Previous: 高市消防第五大隊邀集三方聯手 防火訓練並簽署宣誓書展現防災決心
Next: 大林蒲遷村整合居民意見 高市府提供多元建屋方案
台中清水分局關心您
霧峰分局關心您

新聞曝光合作夥伴

近期文章

  • 新港首座公立住宿長照機構動土 在地老化再升級 2025-08-15
  • 好事總是多磨 嘉義市市民中心北棟大樓統包簽約 2025-08-15
  • 「2025臺南國際扣件工業展」 大臺南會展中心登場 2025-08-15
  • 仁愛鄉新武界橋災修復建工程完工開放通車 2025-08-15
  • 炎炎夏日觀光局邀您來「一艸一市•菜菜市」愛河蔬食盛會體驗 2025-08-15
  • 台南安平雅樂軒酒店 × 德陽艦園區 8/22攜手捐血公益活動 2025-08-15
  • 港務公司打造離島郵輪示範港 領航星號成功靠泊澎湖 2025-08-15
  • 高雄「大港閱冰」冰品嘉年華登場 觀光局:搭大眾運輸順遊旗津風箏節 2025-08-15
  • 高雄運發局回應澄清湖棒球場場租優惠非免費 2025-08-15
  • 火焰蟲非營利幼兒園師生攜手祈晴助盤花公園工程 2025-08-15

新聞分類

2023 年 5 月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日
1234567
891011121314
15161718192021
22232425262728
293031  
« 4 月   6 月 »

您可能錯過的新聞

新港首座公立住宿長照機構動土 在地老化再升級
  • 嘉義
  • 生活

新港首座公立住宿長照機構動土 在地老化再升級

2025-08-15
好事總是多磨 嘉義市市民中心北棟大樓統包簽約
  • 嘉義
  • 生活

好事總是多磨 嘉義市市民中心北棟大樓統包簽約

2025-08-15
「2025臺南國際扣件工業展」 大臺南會展中心登場
  • 生活
  • 社會
  • 臺南市

「2025臺南國際扣件工業展」 大臺南會展中心登場

2025-08-15
仁愛鄉新武界橋災修復建工程完工開放通車
  • 南投
  • 生活

仁愛鄉新武界橋災修復建工程完工開放通車

2025-08-15

News586傳媒

邁入第15年深入本業的新聞報導,加強篇幅,擴大轄區報導,出刊彩色報紙報導,以回饋社會大眾,讓讀者更快速知道所發生的大小新聞與常識。

主要以提供每日更新最新新聞,如:國際、科技、政治、社會、地方、兩岸、國際、財經、數位、運動、娛樂、生活、健康、旅遊類別新聞

【總社採訪中心】

廣告、爆料專線:

0900777721

focusnews@yahoo.com.tw

【臺南採訪辦公室】

台南市安南區安中路

 

【南部採訪中心】

廣告、爆料專線:

0981381438

pkpk5345534588@gmail.com

合作夥伴

  • 焦點傳媒社(本社)
  • PCHOME
  • 蕃薯藤
  • LIFE生活網
  • 奧丁丁新聞
  • 媒事看新聞
  • 天天上新聞
  • 是新聞
  • 囔囔社
  • News586傳媒介紹
  • News586傳媒線上記者
  • 線上記者規約
  • News586傳媒公告
  • 頭條
  • 財經
  • 社會
  • 文教.科技
  • 專題
  • 娛樂影劇
  • 政治
  • 國際
  • 運動
  • 生活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 MoreNews by AF the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