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2025-07-13
  • 頭條
  • 財經
  • 社會
  • 文教.科技
  • 專題
  • 娛樂影劇
  • 政治
  • 國際
  • 運動
  • 生活
News586傳媒

News586傳媒

Primary Menu
  • 頭條
  • 財經
  • 社會
  • 文教.科技
  • 專題
  • 娛樂影劇
  • 政治
  • 國際
  • 運動
  • 生活
即時
  • 生活
  • 臺中市

摯愛一生的藝術道路_國美館「藝術行路—黃才郎的繪畫探索」隆重登場

News586 黃秀卿-台中 2023-08-13

 【 News586/記者黃秀卿報導】文化部所屬國立臺灣美術館長期關注臺灣本土藝術家的創作,每年持續策畫資深藝術家及臺灣藝術史主題展,展現臺灣藝術家多元的創作面貌,並鼓勵不同的研究觀點。繼去年底陸續推出「畫筆下的真實—李梅樹120歲藝術紀念展」、「牛之變—謝里法墨彩畫與書信展」、「臺灣土、自由水—黃土水藝術生命的復活」等臺灣資深藝術家個展,今年8月再次隆重推出「藝術行路—黃才郎的繪畫探索」,曾任國立臺灣美術館館長的黃才郎,以藝術家的身分重新回到國美館舉辦個展,向世人揭開他過去深藏不露的創作實力及持續不滅的創作熱情。

今(13)日於國立臺灣美術館辦理開幕式,文化部長史哲、文化部政務次長李靜慧、國立臺灣美術館長陳貺怡、立法委員黃國書、策展人李欽賢、國立故宮博物院長蕭宗煌、總統府國策顧問廖武治、前總統府資政廖了以,以及文建會、臺北市立美術館、高雄市立美術館的前同事、藝術界的朋友及家人皆出席盛會,大家爭相與黃才郎致意合影,場面溫馨熱鬧。

文化部長史哲表示,「黃才郎在政府還未提出重建臺灣藝術史政策前,早就開始具體實踐重建臺灣藝術史的工作」,不管從他因為時任文建會第三處處長申學庸勸說「我們來扮演橋樑的角色!讓政府的力量可以過橋,實現民間藝術界的願景」,而接任文建會第一任美術科科長;或是無人能出其右的擔任臺灣4個美術館館長,策劃「臺灣地區美術發展回顧展」、「年代美展」、「中華民國國際版畫雙年展」等大展,都為臺灣美術史及文化主體性奠定最穩固的基礎。史哲說,如今,黃才郎在退下公職重拾畫筆,綜覽其在藝術行政、藝術創作這一路,稱其為「藝術行路」角色,當之無愧。

國立臺灣美術館長陳貺怡表示,黃才郎不僅是藝術家,也曾是國美館的大家長,國美館就像他的家,因此今天他是以藝術家身分回家辦展覽。陳貺怡細數對黃才郎的認識,首次認識黃館長是在1980年代,彼時高中的她存了很久的零用錢買了黃館長所編輯的《西洋美術辭典》,「在那個資訊不發達的年代,這本辭典可說是滋潤了文藝青年的心靈,也影響我走上藝術的道路」。此外,黃才郎2003年臺北市立美館館長任內,主導策劃「臺灣地區美術發展回顧展」系列,以10年為一單位,陸續推出50至90年代臺灣美術研究展,相當精采。2009年後擔任國美館館長時期,也陸續推出一系列以介紹臺灣藝術家的「刺客列傳」研究展,令人印象深刻,很開心能繼黃館長後成為國美館的館長。

策展人李欽賢提到,從去年到今年農曆期間,仔細品嚐所有黃才郎的作品,同時也研究他在美行政業務上的事蹟,更感佩黃才郎的「藝術行路」是兩線並進,「這麼忙碌的館長怎麼能有時間創作這麼多作品」。李欽賢總結黃才郎的創作,「行政能量是將美術推向社會,繪畫是他未曾停下來的百忙中之功課。」

藝術家黃才郎表示,兒時就開始畫畫,想成為藝術家並出國,但出國未成,去了文建會工作。一邊從事藝術行政,同時不忘畫畫,手邊有什麼工具就拿來畫,想畫什麼就畫什麼很自在快樂,即便到現在還是不斷創作,「創作的過程讓我愈畫愈快樂,所以我會繼續畫下去。」他特別感謝史哲部長、國美館的同仁,還有很多朋友的幫忙,謝謝大家對本次展覽的付出。尤其擔任過國美館館長,今天回來展覽,是以藝術家身分回來,「我自己很喜歡我的展覽,希望大家也喜歡。」

國美館指出,黃才郎早年先進入郭柏川畫室習畫,後考進中國文化大學美術系接受廖繼春、李梅樹、楊三郎、林克恭等名師指導。畢業後,他首先從事美術教育與編輯等工作,而1981年應申學庸邀請,進入當時甫成立的行政院文建會任職,成為他人生的轉捩點,開啟了他公部門的藝術行政生涯。在公務生涯30餘年,黃才郎主導「年代美展」、「臺灣地區美術發展回顧展」、「中華民國國際版畫雙年展」等重要展覽、推動公共藝術政策立法、陸續接任高美館、北美館及國美館等公立美術館館長,不遺餘力地擔任藝術與社會體制間的溝通橋樑,用心締造臺灣藝術文化的美好環境,並發揮關鍵性的影響力。

公務繁重之餘,黃才郎也從未放下畫筆,利用手邊畫具留下一系列速寫之作。自畫像、風景、裸女等簡潔蒼勁的線條,顯現出畫家未曾荒廢的筆力。他的作品取材自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的平凡事物,如桌上鮮花供果、路旁隨風搖擺的蘆葦叢、童年記憶中甜美的甘蔗田,透過他的慧眼關照,揮動畫筆塗抹出「橘子」系列的沉靜禪意。而一筆筆細密勾勒的〈甘蔗〉,顯現出翻飛葉叢的活潑生命力。回顧黃才郎長期發展的不同創作系列,從早年對鄉土和表現主義的關懷、反映社會需求的理想,到嘗試金箔等新材料的運用,顯現其長年的藝術行政眼界和敏銳觸覺,促使他不斷追尋如何再創新局,與時俱進。

國美館表示,本展邀請美術史學者李欽賢擔任策展人,闡明黃才郎美術行政與繪畫創作雙線並進的藝術行路,以繪畫探索當代作為本展的軸線,娓娓道來黃才郎卸下公務行政重任後,回歸畫家行列之斜槓人生總回顧。本展接力國父紀念館舉辦的「纏繞—黃才郎作品展」,策展人精挑細選181件作品擴大展出,以9大子題「從彩繪漸入素淡」、「親情、人情與蘭嶼留影」、「海外出差速寫並凝視自己」、「畫裸女忠於『真實』」、「對比:纏綿 與靜謐」、「挑戰雕塑難度的人體」、「開發新畫材、追求新創意」、「現在進行式」、「文件及立體小品」,總結黃才郎綿延至今的創作歷程,從學生時期第一幅油畫作品〈佳里教堂〉開始,展示以裸女、花果靜物、風景為主題的精彩畫作,以及〈紅甘蔗園〉等近年的大型力作。期待觀眾能透過本展一探黃才郎的藝術視野及畫筆下的萬物世界,展覽所展示的不僅是他身為行政巨人為臺灣藝術環境開拓出一條康莊大道,也是身為畫家的不忘初衷、懇切踏實的藝術探索之旅。

「藝術行路—黃才郎的繪畫探索」即日起於國美館202展覽室展出至10月29日,相關展覽及推廣活動訊息請參考國美館官網:http://www.ntmofa.gov.tw。圖/業者提供

延伸閱讀:【焦點傳媒社】

Tags: 焦點時報黃秀卿記者 記者黃秀卿 黃秀卿

Continue Reading

Previous: 臺中限定 藝術炸裂 350位當代藝術家齊聚大墩絢麗綻放
Next: 高雄觀光局成功征戰吉隆坡高雄觀光推廣會和參加新加坡秋季旅展
台中清水分局關心您
霧峰分局關心您

新聞曝光合作夥伴

近期文章

  • 狂掃17面獎牌!臺中消防征戰世界警消運動會再創榮耀 2025-07-13
  • 【丹娜絲颱風尾】6米高路樹倒塌堵路 烏日警冒雨鋸樹清障恢復通行 2025-07-12
  • 曾英棟《流動的能量》個展登場 詮釋微醺與感性的當代故事 2025-07-12
  • 大里人潑水節熱鬧登場 親子齊聚健康公園戲水同樂 2025-07-12
  • 強風重創台南黃偉哲親赴 新營 白河 視察災情 2025-07-12
  • 伊絲碧媞五週年慶盛典登場 捐贈予桃園高頂復康巴士與民生物資 2025-07-12
  • 強化基層韌性!清水區首辦社區防災士培訓 攜手企業簽署合作備忘錄共築防災網 2025-07-12
  • 貝果專賣店結合終身學習協會 本週華麗登場 2025-07-12
  • 迷途機車夜市失蹤2小時 警地毯式搜索助母子尋車返家 2025-07-12
  • 南市府興建抽水站滯洪池工法 投入18億治水預算 2025-07-12

新聞分類

2023 年 8 月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日
 123456
78910111213
14151617181920
21222324252627
28293031  
« 7 月   9 月 »

您可能錯過的新聞

狂掃17面獎牌!臺中消防征戰世界警消運動會再創榮耀
  • 社會

狂掃17面獎牌!臺中消防征戰世界警消運動會再創榮耀

2025-07-13
【丹娜絲颱風尾】6米高路樹倒塌堵路 烏日警冒雨鋸樹清障恢復通行
  • 社會

【丹娜絲颱風尾】6米高路樹倒塌堵路 烏日警冒雨鋸樹清障恢復通行

2025-07-12
曾英棟《流動的能量》個展登場 詮釋微醺與感性的當代故事
  • 臺中市

曾英棟《流動的能量》個展登場 詮釋微醺與感性的當代故事

2025-07-12
大里人潑水節熱鬧登場 親子齊聚健康公園戲水同樂
  • 生活
  • 臺中市

大里人潑水節熱鬧登場 親子齊聚健康公園戲水同樂

2025-07-12

News586傳媒

邁入第15年深入本業的新聞報導,加強篇幅,擴大轄區報導,出刊彩色報紙報導,以回饋社會大眾,讓讀者更快速知道所發生的大小新聞與常識。

主要以提供每日更新最新新聞,如:國際、科技、政治、社會、地方、兩岸、國際、財經、數位、運動、娛樂、生活、健康、旅遊類別新聞

【總社採訪中心】

廣告、爆料專線:

0900777721

focusnews@yahoo.com.tw

【臺南採訪辦公室】

台南市安南區安中路

 

【南部採訪中心】

廣告、爆料專線:

0981381438

pkpk5345534588@gmail.com

合作夥伴

  • 焦點傳媒社(本社)
  • PCHOME
  • 蕃薯藤
  • LIFE生活網
  • 奧丁丁新聞
  • 媒事看新聞
  • 天天上新聞
  • 是新聞
  • 囔囔社
  • News586傳媒介紹
  • News586傳媒線上記者
  • 線上記者規約
  • News586傳媒公告
  • 頭條
  • 財經
  • 社會
  • 文教.科技
  • 專題
  • 娛樂影劇
  • 政治
  • 國際
  • 運動
  • 生活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 MoreNews by AF the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