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2025-07-21
  • 頭條
  • 財經
  • 社會
  • 文教.科技
  • 專題
  • 娛樂影劇
  • 政治
  • 國際
  • 運動
  • 生活
News586傳媒

News586傳媒

Primary Menu
  • 頭條
  • 財經
  • 社會
  • 文教.科技
  • 專題
  • 娛樂影劇
  • 政治
  • 國際
  • 運動
  • 生活
即時
  • 生活
  • 臺中市

國美館與工藝中心攜手推出「日月頌—顏水龍與臺灣」特展

News586 黃秀卿-台中 2024-03-31

 【 News586/記者黃秀卿報導】去年喜逢臺灣前輩藝術家顏水龍120年誕辰,今年文化部所屬國立臺灣美術館與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兩大國家級場館開啟首次合作推出「日月頌—顏水龍與臺灣」展覽,紀念藝術家顏水龍的卓越成就與豐富多彩的創作生涯。日前開幕式,文化部長史哲、文化部政務次長李靜慧、文化部主任秘書陳登欽、國立臺灣美術館長陳貺怡、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主任陳殿禮、顏水龍家屬顏千峰、藝術史學者顏娟英、參展藝術家李榮烈皆到場共襄盛舉。

文化部長史哲表示,〈旭日東昇〉在國美館且選擇於戶外進行首展,是一個相當艱難的決定,「為的是讓所有臺灣人看見、理解顏水龍的重要性」。史哲指出,顏水龍是臺灣第一把的廣告人,專長更跨足美術、工藝、設計、建築、家居等,他有著西方美術訓練的背景,卻執著於土地上,在還沒有公共藝術的年代,顏水龍就創作了〈旭日東昇〉這樣的公共藝術。在展示這個擁有巨大能量的〈旭日東昇〉過程中,除了將此巨大作品運送到現場的過程艱難,整個展覽包含從藏家、北美館等單位的借展,以及漫長的研究、策展,國美館、工藝中心及家屬、策展人、參展藝術家等透過重建藝術史,一點一滴拼接出顏水龍的生命及創作歷程,為的就是讓臺灣人更理解生活的這塊土地上曾經發生的脈絡,進而珍惜我們的所有,「重建臺灣藝術史就是建立臺灣文化自信,也是建立臺灣主體性最重要的工作」。

國立臺灣美術館長陳貺怡提到,本展是國美館與我們的好朋友工藝中心首次的合作成果,這次展覽很榮幸邀請到由顏娟英老師領軍的重量級研究策展團隊,為我們提供了另一種視角來理解以美術與工藝為職志而奉獻一生的顏水龍。展名「日月頌—顏水龍與臺灣」點出顏水龍對臺灣的情感,在風土、文化、友情與親情上,就如同太陽與月亮不可分割般地交融並凝縮在他的作品之中,呈現顏水龍對臺灣的熱愛。本次展覽仰賴許多人的協助,除了共同主辦單位工藝中心,與多方奔走做田野研究的策展研究團隊之外,也特別感謝顏水龍公子顏千峰先生,感謝他慷慨出借展品。本次另一亮點作品,首度重現顏水龍與建築師楊貽炳攜手打造的顏家自宅模型,進一步認識顏水龍對於空間與建築造形的追求與實踐,也重現了顏家當時的生活場景。值得一提的是,策展研究團隊也將目光觸及顏水龍所合作與培育的工藝藝術家們,邀請了國寶級工藝大師王清霜與李榮烈,以及簡玲亮與馮瓊珠老師,共同展出其漆器、竹工藝、織品與草編提袋等作品,回應顏水龍畢其一生所投入的,對於藝術與工藝的傳承志業。「感謝各方的努力,讓我們一起領略顏水龍老師的多元魅力。」

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主任陳殿禮表示,工藝中心與顏水龍的關係非常密切,今年是工藝中心成立70週年,工藝中心的前身「南投縣工藝研究班」是顏水龍1954年創設。「本人代表工藝中心感謝文化部長史哲促成中心與國美館的合作,政務次長李靜慧與主任秘書陳登欽對本展的協助支持,顏水龍家人的信任,策展團隊與國美館展示規劃的協力,以及工藝中心的同仁,藉由大家的努力,讓大眾看見顏水龍在美術、設計、工藝的成就,以及〈旭日東昇〉馬賽克壁畫這件作品在國美館前展出,以多面向的藝術形式展現臺灣多元的文化與對在地人文的關懷。」

策展團隊顏娟英教授表示,半年前接下這個任務時,展覽標題原本是「旭日東昇」,是因為原本的想法是這巨大作品在2021年卸下之後的去向與保存狀況不明而感到憂心,應該設法早點找出來展出給觀眾。「這是一艱巨無比的工程,結合很多技術專家合作數月的成果,這是一件奇蹟。感謝文化部長、各方單位與熱心的美術館館員、研究團隊夥伴們支持與努力。我趁此機會要許大願,許願容易但實現願望需要善知識與賢達人士的支持,希望在場與不在場收藏家、藝術家及其藝術家家屬可以慎重考慮,將收藏的重要作品捐給國家來收藏。」今天〈旭日東昇〉能從黑暗重見太陽,代表希望的誕生。臺灣美術史的重建不是只有依靠美術史學者跟美術館館員,這是國家工程,除了文化部的努力以外,喜歡美術史的創作型藝術家,都要深刻體會重建臺灣美術史是件不容易的事情,要靠大家一起共同努力才能夠重見光明。

顏水龍次子顏千峰表示,本展的重要概念是顏水龍對於臺灣美術工藝發展與貢獻。1941年,父親在太平洋戰爭最危急的時候,放棄在日本穩定的生活與工作,回到臺灣定居,就是為了要傳承臺灣文化的使命感。當他留學日本、歐洲時,就已決定要為提升臺灣人民藝術文化的水準做貢獻。看到當時臺灣人民的生活條件,父親領悟出以藝術結合傳統工藝來發展臺灣文化之路的起始概念。這是一個艱苦的臺灣藝術工藝發展之路,他傾盡一生的奉獻,不改初衷,我們盼望這次展覽能讓社會大眾了解他在臺灣美術與工藝一步一腳印的貢獻。〈旭日東昇〉這件作品是描述臺灣每日的第一道曙光,2021年配合戲院拆除,經由松陽公司完整保存,2024年藉此特展機會,透過工藝中心、文化部與國美館三方,重新迎來〈旭日東昇〉,在星光草坪升起,邀請社會大眾來觀賞顏水龍心中燦爛的臺灣海洋。再次感謝〈旭日東昇〉幕後英雄、各方收藏機構與收藏家能慷慨借作品,讓展覽順利展出。

國美館表示,展覽以全新的視角呈現顏水龍心懷臺灣風土自然,關心原住民族文化,在藝術上強調太陽做為臺灣形象;同時為提高臺灣人的生活美感素質,顏水龍更深入臺灣各地發掘民間手工藝傳統,積極投入工藝推廣教育,而大臺中包括南投草屯等地就是他在戰後初期的工藝教育實驗場所,工藝中心至今仍視顏水龍為其重要的創立人之一。

顏水龍作為臺灣第一代藝術家與知識份子,他的藝術生涯跨足多國與多領域,曾入選巴黎秋季沙龍(1931),參與東京上杜會展覽,並任職日本壽毛加牙粉公司(SMOCA),負責廣告設計(1932-1940),被譽為「臺灣第一廣告人」,同時他也在臺灣新民報長期發表連載小說插畫。1942年返回臺灣積極推動手工藝的傳承與現代造形;1961年,因緣際會主持臺中體專體育館外牆的巨型馬賽克壁畫,成為臺灣最早的公共藝術指標。顏水龍一生熱愛臺灣,他深信「生活就是藝術」,公共場域的馬賽克正是開放予民眾共同欣賞、塑造臺灣形象的利器。本次展覽一大亮點為原設置於臺北日新戲院、長達18公尺的〈旭日東昇〉(1966),2021年被拆除下架,經過種種艱難的準備工作,終於在國美館前重見日出、迎接觀眾。

本次策展團隊由知名藝術史學者,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兼任研究員顏娟英帶領,與臺灣美術史研究者林育淳、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博物館研究所助理教授楊育睿,與青年研究者林以珞、何冠緯共同組成,以6大子題組構、策劃本次的展覽。6子題分別為「臺灣的太陽─風土誌」、「愛與尊重─臺灣人物誌」、「建築與造形─現代與傳統」、「自由工藝─傳統、現代與創造」、「造形文化─寓於日常生活的美感」,以及「美的傳承─工藝是民眾的藝術學校」;搭配藝術、工藝雙軸線觀賞動線,重新詮釋顏水龍的藝術成就,以臺灣風土與人物為主題重新詮釋他的經典油畫作品、手稿等。本次展覽特地自日本東京藝術大學、千千岩助太郎教授家屬及SMOCA商借極少曝光的作品。工藝展品則從工藝中心商借鎮館之寶,展出設計手稿與竹工藝作品,以及顏水龍於瓷揚窯工作室創作的陶瓷作品。

工藝中心的前身「南投縣工藝研究班」成立於1954年7月,顏水龍擔任首任班主任,為其孜孜不倦的創作生涯中,相當重要的成就之一。展覽特別邀請到2007年「國家工藝成就獎」首位得主,並曾與顏水龍在工藝研究班共事的漆工藝「人間國寶」王清霜參展,他與顏水龍於研究班初創時期分別擔任教務主任及班主任,一同見證臺灣工藝從手工藝發展至工藝文化產業的歷史。同時,在「美的傳承」子題中,邀請工藝研究班首屆畢業生、國寶級竹藝大師李榮烈一同展出,他是研究班竹工科第一期的學生,受到班主任顏水龍等人指導,也是2013年「國家工藝成就獎」得主,織品方面則有顏水龍實踐家專的助教簡玲亮、馮瓊珠奉獻一生創作的染織作品,藉此傳揚顏水龍對臺灣文化和工藝傳承的重要意義。本展將首次展出顏水龍與建築師楊貽炳合作的臺中市忠孝路「顏宅」設計圖(1955)、由蘇睿弼教授領導的中城文化再生協會製作模型與3D影像再現,搭配由臺中文史復興組合製作的中部足跡地圖,並規劃多項互動展示區,從不同面向重現顏水龍的生活情境。

「日月頌—顏水龍與臺灣」展覽不僅紀念顏水龍,更是對臺灣美術與工藝史的一次重要探索,國美館與工藝中心共同邀請有興趣的民眾,千萬別錯過這一場難得的跨域盛宴,一起見證臺灣藝術與工藝的璀璨輝煌。相關展覽及推廣活動訊息請參考國美館官網:http://www.ntmofa.gov.tw。圖/業者提供

「日月頌—顏水龍與臺灣」

地點:國立臺灣美術館103~106展覽室、美術街(臺中市西區五權西路一段2號)

時間:即日起至6月30日,週二至週五09:00-17:00、週六及週日09:00-18:00(每週一休館)

延伸閱讀:【焦點傳媒社】

Tags: 焦點時報黃秀卿記者 記者黃秀卿 黃秀卿

Continue Reading

Previous: 自然與科技借「光」交織 中市纖博館邀藝術家暢談創作
Next: 第16屆萬和美展頒獎熱鬧登場  陳從珍、鐘啟賓等11位入選得獎者
台中清水分局關心您
霧峰分局關心您

新聞曝光合作夥伴

近期文章

  • 6廟聯合舉辦台南最獨特成年禮「做16歲」 古禮伴青年歡喜轉大人 2025-07-21
  • 安平開台天后宮捐贈「臺南市安平戶政事務所劍獅 」舉行揭牌儀式 2025-07-21
  • 桃市府舉辦全國長照業務聯繫會議 跨縣市交流展示多元照護實力 2025-07-21
  • 從建築到健康 昇捷建設與敏盛醫療共築ESG健康城市藍圖 2025-07-21
  • 溫暖偏鄉 南投藍田書院捐贈埔榮醫療巡迴車  2025-07-21
  • 越籍女留生突身虛難喘氣 永巡警見狀緊急鳴笛送醫 2025-07-21
  • 災建屋頂蓋帆布起衝突誤解紛擾 經學甲警了解雙方不案提告 2025-07-21
  • 丹娜絲颱風重創布袋  翁章梁感謝義消與民間團體協助重建家園 2025-07-20
  • 臺中郵局辦理「114年暑期親子集郵研習營」活動 2025-07-20
  • 學童化身超級英雄守護家園 中市暑期消防營熱血開跑 2025-07-20

新聞分類

2024 年 3 月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日
 123
45678910
11121314151617
18192021222324
25262728293031
« 2 月   4 月 »

您可能錯過的新聞

6廟聯合舉辦台南最獨特成年禮「做16歲」 古禮伴青年歡喜轉大人
  • 生活
  • 社會
  • 臺南市

6廟聯合舉辦台南最獨特成年禮「做16歲」 古禮伴青年歡喜轉大人

2025-07-21
安平開台天后宮捐贈「臺南市安平戶政事務所劍獅 」舉行揭牌儀式
  • 生活
  • 社會
  • 臺南市

安平開台天后宮捐贈「臺南市安平戶政事務所劍獅 」舉行揭牌儀式

2025-07-21
桃市府舉辦全國長照業務聯繫會議 跨縣市交流展示多元照護實力
  • 桃園市
  • 社會

桃市府舉辦全國長照業務聯繫會議 跨縣市交流展示多元照護實力

2025-07-21
從建築到健康 昇捷建設與敏盛醫療共築ESG健康城市藍圖
  • 桃園市
  • 社會

從建築到健康 昇捷建設與敏盛醫療共築ESG健康城市藍圖

2025-07-21

News586傳媒

邁入第15年深入本業的新聞報導,加強篇幅,擴大轄區報導,出刊彩色報紙報導,以回饋社會大眾,讓讀者更快速知道所發生的大小新聞與常識。

主要以提供每日更新最新新聞,如:國際、科技、政治、社會、地方、兩岸、國際、財經、數位、運動、娛樂、生活、健康、旅遊類別新聞

【總社採訪中心】

廣告、爆料專線:

0900777721

focusnews@yahoo.com.tw

【臺南採訪辦公室】

台南市安南區安中路

 

【南部採訪中心】

廣告、爆料專線:

0981381438

pkpk5345534588@gmail.com

合作夥伴

  • 焦點傳媒社(本社)
  • PCHOME
  • 蕃薯藤
  • LIFE生活網
  • 奧丁丁新聞
  • 媒事看新聞
  • 天天上新聞
  • 是新聞
  • 囔囔社
  • News586傳媒介紹
  • News586傳媒線上記者
  • 線上記者規約
  • News586傳媒公告
  • 頭條
  • 財經
  • 社會
  • 文教.科技
  • 專題
  • 娛樂影劇
  • 政治
  • 國際
  • 運動
  • 生活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 MoreNews by AF the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