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國立勤益科技大學與國立臺中科技大學共同推動的大學社會責任計畫,結合太平區公所與民間單位的合作,於今年6月12日至7月7日在文化部文化資產園區1916工坊舉行「鍛鐵 · 拾光 造影」鐵工藝巡迴展覽,並於 8月10日至8月24日在國立勤益科技大學藝術中心進行第二站展覽。本展覽旨在發揚藝術大師陳庭詩利用五金廢鐵創作藝術品的精神,邀請21名素人藝術家以廢五金、加工廢品、角料等創作鐵工藝術作品。 8月13日於勤益科技大學藝術中心舉辦開幕儀式,邀請到社區手工藝講師黃兩傳,開辦鐵藝 DIY 課程,邀請參與來賓、校內學生及教職員一起動手體驗簡易鐵工藝術創作,將藝術、文化和娛樂元素整合在此平台。
太平區工業類就業人口高達43%,以生產機械設備、鋁製品及塑膠製品為主。特別是太平的中興社區及鄰近村里,居民多以機械加工產業為生,轄內鐵件及五金加工廠林立,被譽為「黑手窟」。工廠大量生產後剩餘的廢材如何再利用,正是太平鐵工藝術節誕生的契機。
勤益科技大學的師生團隊透過教育部推行的大學社會責任實踐計畫,凝聚校內資源及教師專長,全力推動「鐵工藝術節」的整體行銷活動。期望勤益科技大學在「鐵工藝術節」中,扮演整合行銷、拓展知名度的推手。在產業文化方面,將記錄並典藏鐵工藝術的有形資產,為地方產業留下數位影音的保存記錄,以「職人」、「技藝」、「創作環境」等為影音創作主軸,作為鐵工藝術日後「教育」及「數位推廣」的重要基石。這些活動將結合課程,促進學生與社區的互動,並將鐵工藝術作品呈現在多元場域中,如共創社區景觀、策劃鐵工藝術展覽及市集,實現人才培育與社區產業鏈結,進一步滋長在地文化認同,並得以傳承。
詳細展覽資訊請上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taipimg.ironcraft?locale=zh_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