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ews586/記者陳宥森報導)由文化部及臺南市政府文化局支持,後壁區公所主辦的「後壁區審議願景工作坊」於近日圓滿落幕。這場活動不僅是後壁區首次嘗試審議式社造的實踐,更是地方治理邁向公民參與的重要里程碑。活動過程中,邀集在地居民、攤商、社區組織與青年朋友,共同針對菁寮市場未來的改善方向展開深度討論,並以公開票選方式決定最受支持的提案,成功展現民主參與與社區共識的力量。
此次審議願景工作坊包含市場導覽、分組討論、提案發表與公開票選等多元流程。首先,由在地耆老帶領大家實地觀察市場動線、設施環境與生活樣貌,讓參與者不僅看見空間問題,更理解市場與菁寮老街之間緊密相連的歷史與文化脈絡。隨後展開的分組討論,則由先前培訓完成的「桌長人才」擔任引導者,帶領四組參與者集思廣益,提出多元改善構想。
經過充分交流與提案發表,最終形成三項改善方案:方案一「市場硬體修繕翻新與功能規劃」,針對基礎設施老舊與使用需求進行整體翻新與調整;方案二「菁寮菜市場一華麗轉身之多變空間與動態博物館」,希望市場能結合文化展示,兼具生活與觀光的雙重價值;方案三「市場與週邊環境的整體規劃設計」,則將市場放入更大範疇,主張市場與周邊老街、聚落形成完整生活圈,透過整體規劃與景觀再造,形塑更具特色的在地環境。
此次公開票選採取最貼近居民生活的參與方式,凡年滿16歲、設籍、實際居住、就業或就學於後壁區的居民皆可投票,確保結果真正反映地方需求與聲音。最終在240張有效票中,方案三以174票高票榮獲第一名,顯示居民最期待市場與周邊整體規劃的藍圖;方案一獲得154票,反映硬體改善的迫切需求;方案二則獲得152票,展現居民對文化創意與市場轉型的支持。三案票數皆相當接近,顯示各面向提案均具在地需求與價值。
除了票選,此次活動更安排抽獎環節,從有效票數中隨機抽出40位幸運參與者,致贈精美宣導品,提升民眾參與感與活動樂趣,也象徵民主成果的共享與回饋。
臺南市長黃偉哲特別肯定後壁區的努力,並表示市府將持續推動公民參與機制,讓政策規劃更貼近居民需求。他強調:「市場不只是買賣的空間,更是居民日常生活、交流互動與文化記憶的重要場域。透過公民參與的方式,大家可以一起決定未來的生活環境,這正是市府致力推動的治理方向。」
後壁區長李至彬則指出,這次審議願景工作坊是一場真正的「公民實踐課」。他說:「居民不僅是聽眾,而是實際的參與者與決策者,大家的意見都能被重視,並成為政策參考的依據。」李區長也特別感謝文化部與臺南市政府文化局的大力支持,讓後壁能夠透過制度化、公民化的方式推動地方發展,展現民主參與的精神。
展望未來,後壁區公所將依據票選結果,進一步製作願景報告書,並整理最高得票之兩提案的重點內容,送交市府相關局處參考,作為施政與規劃的重要依據。同時,也將持續透過社區會議與平台,延續這股公民討論的熱情,讓更多居民持續參與。
未來不論是硬體修繕、整體規劃,或是文化轉型,都將有居民意見的痕跡,確保「從人民中來、到人民中去」的治理方向落實在後壁的每一步發展。
此次審議願景工作坊不僅產出具體提案,更帶動了居民對公共事務的認同與信心,讓菁寮市場的改善不再只是單向規劃,而是透過大家的智慧與共識,一起打造更美好的生活場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