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彰化縣為農業大縣,但農業人口老化使得投入農業人力產生嚴重斷層,彰化縣政府為鼓勵年輕人投入農業,由農業處與明道大學農業系合作,辦理「彰農學堂」,透過產官學力量的結合,為彰化縣培育具有科技農業及農產品網路行銷能力的現代青農。今日(11/10)上午130名彰農學堂學員齊聚明道大學由縣長王惠美親自主持開訓典禮,進行一連串農機保養及農產品網路行銷課程研習。
台灣農牧經營者的平均年齡已高達63.5歲,農村缺工的情形,讓「千歲團」在彰化縣成為普遍現況,務農因工時長,收入少又辛苦,導致農村人口外移、老化及缺工,如何運用科技來提升耕作效益、及透過網路科技提升農產品的經濟效益,是吸引年輕人願意投入農業的解方。因此彰化縣政府與明道大學農業系合作,辦理「彰農學堂」,透過產官學力量的結合,為彰化縣有系統培育有興趣投入農業的青年人,成為具有科技農業及農產品網路行銷能力的現代青農。
縣長王惠美表示,彰化擁有非常好的農業環境,許多農牧產品產及品質都是全國第一,為了持續提升農業競爭力,解決農友遇到的困難並吸引更多青年人投入農業,縣政府與明道大學農業系合作,在109年開辦「彰農學堂」,口碑及成效良好,今年特別感謝學校支援師資與設備,開設最熱門的循環生態農業實務班、農機使用保養維修班及農產品攝影暨網路行銷實務班,一開放報名就秒殺,縣府除了持續推動農業知能培訓,也積極帶領農民透過網路電商平台,讓彰化的優質農產擴大銷售量,提升農民獲利,吸引更多青年朋友返鄉從農。
彰化縣內的青農從王惠美上任時的1300多位,已成長到2000多位,以循環有機再利用來說,在今年8月份,王惠美縣長參訪陳世雄教授的農場,看到他用三分地創造循環再利用及百萬價值的農業奇蹟,包括從飼養黑水虻幼蟲來飼養雞隻,雞的排泄物再做成有機肥料,使農業可以零排碳循環再利用,讓垃圾變黃金,是相當好的典範。因應農村人口老化及缺工,農業生產必須導入機械化耕作;並透過農產品網路行銷課程,擴增農產品銷售管道並提升收入。
明道農業系主任劉程煒說,從2015年起長達七年配合彰化縣政府辦理農業講座及農民訓練課程,透過農民學院及彰農學堂的開設,學校運用資源及技術,協助彰化在地農民提升農業栽培技術及產值,透過產官學三方合作,讓在地農業發展能達到世界一流的標準,生產的農產品也更符合全世界消費者的需求,今年農委會的農業公費班在12月1日已經開始報名,對農業有興趣的青年朋友,可以善用政府資源,學習最新的農業知能。
明道大學校長郭秋勳表示,王縣長推動的農工政策都非常符合2050年零碳排目標,學校會全力配合縣府,投入師資教學及設備;也感謝農委會提供學校每年30位農業公費班的名額,大學四年學雜費全免,還有生活津貼、植保機考照等補助,吸引年輕人願意投入農業,透過大學教育有系統培育具備現代化科技能力的青農。
圖文、彰化縣政府王惠美縣長與農業處處長邱奕志,親自主持第二屆彰農學堂開訓典禮,共錄取130多位學員參加講習。
圖文、明道大學農業系以學校農場自產有機農產品呼應縣府「彰化優先」農產行銷活動。
圖文、農機使用保養維修班學員興奮地與價值500萬曳引機合影
圖文、開訓典禮明道大學卸在任校長陳世雄(左一)與郭秋勳(左二)帶領校內教職員薩克斯風樂團,演奏感恩的心與望春風祝福學員。
圖文、台灣有機農業重量級推手陳世雄教授於學堂親授循環生態農業
圖文、王惠美縣長(左四)、農業處邱奕志處長(左二)與明道大學師長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