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ews586/記者陳宥森報導)9月為交通部訂定之「交通安全月」,今年主題為「人本交通・停讓文化」,口號是「車輛慢看停、行人安全行」,臺南市政府警察局第六分局積極響應,首週前往轄區多處社區、學校及軍事單位,透過多元化的宣導方式,將正確交通觀念傳遞到不同族群,期能有效降低交通事故發生,營造安全的用路環境。
在系列宣導活動中,警方特別依據對象特性,量身規劃宣導重點,9月 1日是各級學校開學日,警方於國小校園門口執行「護童勤務」,結合導護志工及導護媽媽共同維護校園周邊交通秩序,守護學童「快樂上學、平安回家」。
隨後,警方前往大恩里活動中心,針對社區居民強調「大型車視線死角及內輪差」的重要性,並透過簡單易懂的案例,提醒民眾遵守交通規則,保護自己也守護他人,居民們紛紛表示,透過這樣的宣導,更能清楚瞭解日常生活中容易忽略的交通細節,更進入了空軍台南油料分庫舉辦交通安全宣導。
特別以國軍弟兄為主要對象,宣導重點放在「酒駕罰則」與「無號誌路口」,並播放實際案例影片,說明酒駕造成的嚴重後果,提醒官兵們平日應謹慎駕駛、共同維護交通秩序,並將守法觀念帶回家庭及社會中,發揮影響力。
此外,第六分局也分別於新興里、南華里活動中心舉辦交通安全講座,針對年長者與社區居民加強「騎乘機車應戴安全帽」、「行人過馬路應遵守號誌」等安全守則,而在新興國小,警方則將宣導對象鎖定為學童,透過有獎徵答與生動的互動遊戲,讓孩子們在輕鬆的氛圍中學習交通安全知識,養成遵守交通規則的好習慣。
第六分局分局長劉全福提醒市民朋友,交通安全無分年齡與身分,無論是行人、騎士或駕駛人,都應該養成良好的用路習慣,尤其「酒後不開車」與「路口停讓」更是守護生命的基本原則,而交通安全月仍在持續推動中,警方未來將透過更多元化的宣導方式,走入社區、校園與各行各業,讓交通安全觀念更加深入人心,期望在警方與市民的共同努力下,逐步降低事故發生率,讓臺南成為更宜居、更安全的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