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ews586/記者王偉報導】由台中市政府客家事務委員會主辦的「記得.登高志遠」音樂會,今(28)日在葫蘆墩文化中心圓滿落幕。邁入第三屆的「記得」客家音樂會,今年特別聚焦東勢女性——「大埔客語之母」徐登志與「千首詞人」慎芝的經典創作。透過不同世代表演團體的歌舞詮釋,帶領觀眾重溫感動,現場氣氛溫馨動人,掌聲不斷。

市府客委會主委江俊龍表示,適逢教師節舉辦音樂會,別具意義,不僅是音樂饗宴,更是對在地文化耕耘者的敬意。徐登志老師長年推廣大埔腔客語,編纂教材、創作歌謠,獲盧市長頒發「大埔客語之母」獎座及褒揚狀;慎芝老師的詞曲則陪伴無數世代,以文字與旋律傳達人生百態,展現女性剛柔並濟的特質。江主委期盼藉由不同年齡層表演者的詮釋,彰顯客家文化深耕與傳承的力量。
音樂會由瓊瑢舞蹈團以《舞漾白鶴花》揭開序幕,象徵野薑花的堅韌與美麗;東勢國小國樂團演奏《桃花開》、《濛紗雪雨》,並由弦樂音樂班童聲詮釋徐登志老師的《春花秋月》、《芒冬花》,交織出代代相傳的故事。台灣青年管樂團則以銅管五重奏帶來《榕樹下》、《我只在乎你》、《情字這條路》等慎芝組曲,觀眾隨旋律輕聲哼唱。
隨後,旅北客家音樂才女趙倩筠與金牌製作人黃培育合力演出客語版《四季紅》與《群星頌》,勾起聽眾對流行音樂的共同記憶。壓軸登場的大甲河之聲合唱團,以多部合聲演繹《憨戲唱毋會天光》、《苦楝花》、《羊咩咩十八歲》等大埔腔客語歌謠,悠揚歌聲喚起觀眾對往日時光的回憶與思念,在熱烈掌聲中為音樂會劃下完美句點,讓人深刻「記得」東勢女詞人的文化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