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ews586/記者陳宥森報導)黃偉哲市長常言,「治水沒有最好、只有更好」,面對日益嚴峻的極端氣候挑戰,南市水利局積極落實防汛整備,除例行性維護工作外,也持續檢視水閘門使用狀況,並針對老舊設施逐步改善更新,避免因設施不良而造成防汛缺口。其中,七股地區因為先天地勢低窪,每當遭遇強降雨及潮汐等因素影響,容易造成海水灌入排水渠道及淹水問題。在黃市長大力支持下,水利局持續投入經費辦理七股地區老舊水門改善工程,以強化沿海地區防汛量能,保護居民生命財產安全。
水利局說明,位於臺南市七股區西寮里西寮橋旁及西寮西興宮前的10號與10-1號等2座水門,因現況土建結構老舊,水門構造及門板有逐漸老化現象,致使閘門水密性不佳,影響閘門防潮功能。若遇外水高漲或豪大雨期間,恐將影響西寮里社區。
為杜絕積淹水風險,該局積極籌措約570萬元辦理「七股區10、10-1號閘門改善工程」,分別改建閘門結構及排水箱涵,預計可提升擋水性能與可靠性,使閘門能在豪雨期間發揮最大功效。目前,工程已於114年10月開工,預計於115年汛期前完工,改善作業完成後可望提升整體防汛量能,降低區域積淹水風險。
黃偉哲市長表示,老舊閘門及抽水機組更新為近年的重點精進工作,針對已無修繕效益的機組設備進行汰舊換新及土建結構老舊影響正常使用之水門亦請水利局逐年編列預算改善,並針對影響範圍較大之老舊水閘門優先進行改善工程,避免因漏水或吊門機操作不易造成淹水風險,改建完成後的閘門水密性及操控性更佳,可降低因設施不良或操作困難造成的問題,對於減少地方淹水有極大之助益,確保居民生命財產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