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2022高雄獎 陳其邁市長:以藝術文化來重新定義這座城市的精神象徵
《2022高雄獎》頒獎典禮於3月20日在高美館盛大舉辦,圖由左起為高雄獎評審吳瑪俐和吳達坤、高美館館長李玉玲、高雄副市長史哲、高雄市台灣書法家協會會長蔡豐吉、高雄市長陳其邁,高雄獎三位得主蔡咅璟、李承亮、李屏宜,以及文化局長王文翠。
【News586/記者張淑慧報導】台灣最具代表性的當代藝術大獎之一《2022高雄獎》,頒獎典禮於111年3月20日午後於高雄市立美術館舉辦,高雄市陳其邁市長、史哲副市長、高雄市文化局王文翠局長、高美館李玉玲館長,以及何創時書法藝術基金會代表-書法家蔡豐吉出席授獎。
「年輕世代的創作活力,就是一座城市最重要的資產」陳其邁市長表示,他相信新世代藝術家欠缺的是舞台與機會,高市府在今年無論是從台灣燈會、美術館的重新改造,再到今年底即將落成的內惟藝術中心,都將作為年輕文化藝術創作者的後援,與大家共同努力,讓高雄成為充滿文化底蘊的美麗城市,也讓所有踏上這片土地的朋友,重新認識高雄的熱情與活力。他並說,自高雄獎到高雄青年文學獎,也皆是盼望提供青年創作者更多的表現舞台,陪伴著各個世代的年輕人共同追夢、成長,從高雄、台灣出發,放眼世界,以藝術文化來重新定義這座城市的精神象徵。
李玉玲館長說「藝術,是偉大城市閃耀的光芒所在」,她並說明,在市府團隊對於高美館的大力支持下,今年度《2022高雄獎》在歷經近一年的籌備後,秉持著「初審分類、複審不分類」機制,最終從進入初選的366件作品決選出本屆高雄獎最高榮譽的首獎3名、何創時特別獎1名、優選獎5名以及入選17名,並感謝何創時書法藝術基金會的支持。此外亦特別安排美術館重新改造後的四樓展覽室作為得獎者舞台,透過兼具當代性與實驗性的通透展間,觀照著入選者呈現的作品,鼓勵不同作品在同一空間中激盪對話。
陳其邁市長與首獎得主合影,左起李屏宜,李承亮,陳其邁市長,蔡咅璟。
高雄獎複審評審團代表吳瑪悧則提到,每年的高雄獎都能發掘到新的作品所帶來新的敘事方法,複審在不分類、無媒材限制,並開放創作者現場向評審委員深入解析作品脈絡與創作動機下,她觀察到本屆獲選作品更是俱備多樣性,如同是一部完整藝術史的創作實踐,這群年輕的藝術家透過手作、繪畫性、身體經歷以及傳統性的手法,從各個藝術領域中,透過既有媒材,突破、找尋新的創作可能。
何創時獎得主傅瑩瑩 作品:觀道 蔡豐吉理事長代表頒獎
適逢3月25日台灣美術節前夕,高美館於3月20日上午舉辦前館長藝術家李俊賢研究展《TAKAO.台客.南方HUE》展覽專輯座談會,並於午後辦理高雄獎頒獎典禮暨藝術家聯誼會活動,邀請藝術圈內人士共聚交流,向在地資深藝術家與藝文工作者引介本屆獲獎之潛力新銳。典禮後由高美館李玉玲館長為現場與會嘉賓帶來一場「蛻變與新生.空間巡禮」藝術行旅,深入導賞美術館自法人化後所改造的嶄新高美館,感受這座美好生活與藝術共享的美麗園區,盼在疫情稍緩的此刻帶給大眾藝術溫暖人心的力量。
高美館李玉玲館長(中)與本屆高雄獎入選獎得主合影,左起依序為古孟萱、林瑩宣、楊淯麟、劉昕穎、魏維德、陳若云、林佩君、張欣語、溫雅嵐、笠島久美子。高美館提供
高雄獎首獎得主-李屏宜、李承亮、蔡咅璟獲首獎殊榮與50萬元獎金,傅瑩瑩則獲得由何創時基金會贊助之書法篆刻類特別獎與獎金10萬元。所有入選的精彩作品將於高美館4樓展覽室展出至4月24日。(圖/高美館 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