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ews586/記者彭慧婉報導】 桃園市長張善政今(9)日上午主持市政會議,聽取警察局「數據在地x智慧警察-桃園智慧警政的挑戰與突破」專題報告後表示,感謝警察局吳坤旭局長及警察同仁的努力,隨著手機普及與數位時代的來臨,數位鑑識早已成為破案過程中不可或缺的工具, 桃市自成立數位科技戰情中心以來,已有顯著的績效成果,展現智慧警政與科技治理效能。
張市長提到,生成式AI將是下一波智慧警政的重要挑戰,期許未來警察局持續導入並熟練應用生成式AI技術,提升辦案效率。
副秘書長金志聿也表示,近幾年警察局在AI技術上的應用,成果相當亮眼,尤其在推動科技執法方面,績效表現更值得肯定,相關數據也非常突出。市府透過AI技術預防詐騙,降低受害風險,下一階段應加強對外溝通,讓市民充分瞭解,科技工具的運用是為了守護市民人身與財產安全。
警察局表示,隨著桃園城市快速發展、人口持續成長,治安面臨的挑戰日益嚴峻,為此警察局積極推動智慧轉型,盼突破傳統偵查的限制與瓶頸。目前除已成立數位科技戰情中心、科技研發小組、AI巡防系統,以及建置警用大數據平台外,今(114)年更進一步建置數位鑑識實驗室,目標朝向符合國際標準ISO17025邁進,建立更具法律效力與公信力的專業鑑識體系。
在推動成效方面,警察局指出,自數位科技戰情中心成立後,成功整合過往缺乏系統規劃的情資,科技偵查相關預算較前(113)年度增加46%,研發小組人力也由原本3人擴編至6人、幣流分析小組則增加至22人,專業人力顯著提升;AI巡防系統覆蓋率成長達137%,在發還失竊車輛、告發交通違規、裁處違規改裝排氣管等方面均有不錯的成效。此外,透過警用大數據平台偵破虛擬貨幣案件22件,成功扣押不法金額達新臺幣1,287萬元,充分展現智慧警政的具體成果。
警察局進一步表示,導入科技方法後已有亮眼的成效,但由於軟體與設備仍仰賴大量人力操作,且資料龐雜、分析不易,因此警察局規劃導入生成式AI,進一步整合現有系統與資訊資源,以提升效能並減輕人力負擔。目前已盤點「文書製作」、「證物分析」及「金流分析」三大應用場景,將推動AI團隊與警政團隊協同合作,作為未來智慧警政發展的重要方向,並擬定為期三年的短中長期計畫,爭取4,500萬元預算執行,期盼有效強化刑案偵查與治安維護量能。(圖:新聞處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