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ews586/記者張淑慧報導】影像醫學在疾病診斷中扮演關鍵角色,是守護健康的第一道防線。高雄市立小港醫院影像醫學科秉持「效率即品質」的理念,進行全面性醫療服務創新,從流程優化、人力調配、資訊整合到綠色永續,讓每一次檢查都更快速、更精準、更安心。
過去病人反映流程冗長與等待時間過久的問題,統計數據顯示CT尖峰時段平均檢查時間高達59.67分鐘,包含喝水準備、等候注射、候檢等多重環節,造成病人焦躁與焦慮。
小港醫院影像醫學科將CT檢查的每個環節重新定義為可量化、可改善的品質指標,透過跨部門合作與精實思維,進行5項改善措施:重新設計病人報到與檢查順序、建立分流機制、以色彩辨識強化醫令安全、推動無紙化與雲端協作、優化喝水準備流程,並建立靜脈風險評估與計時管理,大幅提升CT檢查效率。

每年有超過三萬名外籍移工在小港醫院進行影像檢查。該院放射師李宗憶表示,團隊結合專業與創意,打造首創的「多國語言友善檢查環境」,包含多國語音衛教廣播、多語衛教單張、穩影LINE@專屬互動平台,讓外籍移工與原住民族群都能以熟悉的語言了解檢查流程。放射師在檢查過程中主動互動、耐心解說,不僅減少誤解,更消除恐懼。
此外,為打造安心檢查環境,CT室內增設微電腦投影機,播放輕音樂降低病人不安情緒,對孩童播放童歌或卡通轉移注意力;對聽障病人則將須配合的指示字幕投射至頂幕,透過字幕溝通減少不安,協助配合吸閉氣,獲得良好影像品質。
小港醫院影像醫學科以病人為中心,結合科技創新與人文關懷,以「永續×智能×友善」的精神,打造南部地區最溫暖也最精準的醫學影像服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