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特派記者 江傑豪 報導】現在到臺中市港區藝術中心就可以看到北臺灣著名地標「女王頭」及國立故宮博物院珍貴典藏文物「祖乙尊」、「毛公鼎」?
原來是金工創作者洪文章先生有感於臺灣珍貴遺產即將消失及對國立故宮博物院文物的熱愛,將它們作為創作素材,創作出難得一見的金工作品,這一系列精彩作品都在「鐵銲.玩銅 洪文章金屬創作展」呈現,展覽自即日起至8月30日(星期日)止在臺中市港區藝術中心掬月廳展出,歡迎喜愛金工民眾前來參觀。
原本在百貨公司負責設計的洪文章,在父母的期盼下回自家板金產業工作。下班後或假日洪文章不減創作興趣,以廢料加以焊接、加工設計出金屬作品。早期創作以編寫程式讓機器運作,切割出的作品較不具藝術品的柔性,為改善創作的線條和視覺效果,洪文章增加作品的手工琢磨,在2001年因緣際遇下參加日本AMADA技能競賽,獲得AMADA賞及銅賞雙獎,加深創作設計意念,並陸續在臺、日競賽中屢獲大獎嶄露頭角。作品「親情之愛」及「再生之美」榮獲臺灣工藝競賽入選、作品「昇華」榮獲臺灣優良工藝品時尚及機能獎及金點設計入選、作品「謙卑」榮獲臺灣優良工藝品及金點設計入選,受到各界肯定。「向故宮取經系列 」作品中,取材故宮珍貴典藏中最知名、膾炙人口的典藏文物—毛公鼎、祖乙尊、青玉琮、粉彩雙連蓋瓶、海棠福壽花瓶,將其從皇家陳列室走入居家環境,打造生活與文化相融的現代藝術思維。展出作品有雙瓶報喜、海棠福壽、三足鼎立、天地至尊。取材自故宮典藏「祖乙尊」所創作的金工作品「天地至尊」重達300公斤,高度185公分,矗立在展場中,相當吸睛。
「金屬工藝創作」系列作品中,用一支鐵鎚,一塊鐵砧,一片鐵板,敲打中融入了情感與思維,注入作品的生命力,賦予創作的新價值。展出作品有親情之愛、再現風華、再生之美、鄉野寄情、仲夏之歌、相見如歡、賞、秋落、秋刀魚、飛魚等作品。
從虛擬到實境,從靈感的湧現到作品的呈現,以生活點滴為素材,記憶與想像作背景,都是一段令人玩味的創作之路。洪文章先生藉由生硬的鋼鐵素材,傳達鐵漢內在的柔情,帶給欣賞者感受金屬不一樣的溫度與心靈的昇華!
圖片來源:港區藝術中心推廣股 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