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週刊報導臺北市立動物園園長疑似留下健康穿山甲,進行博士論文研究,恐有公器私用之嫌一文,經多方比對查證,發現應係被誤解的一場烏龍。對於報導中提到,動物園今(104)年六月私下將健康的穿山甲留園,更因實驗而造成穿山甲傷殘甚至死亡一節,經查發現該隻穿山甲早已送臺北市動物保護處進行野放,並無報導所述傷殘或死亡情事。
而在週刊報導中備受質疑的「臺灣穿山甲10年期間(1995-2004)死亡的病例死因回朔調查」研究,據了解,是為因應當時全省救傷穿山甲的存活率極低,遂特別就多年度既有個案病理進行分析,期望能強化後續急救、醫療與照管的專業能力。金仕謙園長是在2002年報考臺大獸醫系博士班,因此「為完成論文,將健康穿山甲私下留園,供實驗所用」的評論,無論就時程、研究內容與原委研判,也很難成立。更由於救傷穿山甲進入動物園醫療體系時,多半具有肢體受傷、失溫衰弱、腸胃道或呼吸道疾病等問題,為減少交叉感染及確實追蹤每隻救傷個體的健康狀況,必須採取單獨病房分開支持性照護的方式,且只有在救傷穿山甲長時間無法自行進食、單靠點滴也難以維持體能的情況下才會緊急啟動灌食,協助動物度過危險時刻。在動物園持續累積對穿山甲的相關知識,並逐步精進救傷醫療與照管的專業能力後,近年穿山甲的救傷存活率也有明顯提升。
至於無尾熊,因是向澳洲庫倫賓野生動物保護區借殖的動物,有關無尾熊的繁殖計畫都必需跟澳洲進行雙邊討論,從附檔提供的族譜可以清楚看出,動物園的無尾熊並沒有近親繁殖的問題。而根據研究,即便在澳洲,幾乎所有的野生無尾熊,體內都早已帶有反轉錄病毒,因此圈養的無尾熊當然很難排除帶有反轉錄病毒的問題,幸好有的個體會發病且致命、有的個體則不會,至於發病的原因與機制,目前還不清楚。
週刊所報導,園內同仁對現行救傷動物處置或圈養動物族群管理有不同看法,動物園表示,專業發展出現不同意見其實很正常,將透過更開放的專業平臺進行討論與溝通,但相信大家的目標並沒有太大差異,都是希望能為野生動物保育貢獻心力。
圖片來源:台北市立動物園 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