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586/記者張淑慧報導】台南沿海地帶因地勢低窪,在今日極端氣候下造成洪災頻率增加,2018年的0823豪雨,使七股、將軍等沿海行政區,一度成為水鄉澤國;黃偉哲市長2019年上任後,陸續在大北門6個行政區,投入逾26億元的治水建設,推動四大治水作為,有效提升防汛能力,因此到2022年的汛期後,皆不曾發生重大積淹水。
台南市政府的四項治水作為包括一、「部落防護」增至兩道防線。二、設置「大型滯洪池」延緩洪峰。三、增設「抽水站」即時降低內水減少淹水風險。四、善用「物聯網科技防災監測」,利用現代數位傳輸科技,強化水災災害應變與決策能力,減低災害風險與損失。
市府表示,沿海地帶又稱做大北門地區,社區分佈有如一塊塊的聚落。部落防護就是鞏固社區周遭的擋牆、堤防、護岸等公共設施,形成抵禦洪水的防線。為了避免重演0823洪水突破防線,黃偉哲任內首先加高道路、橋梁、農路,形成對社區聚落的第二道防線,也確保雨季時聯外道路無虞。
第二項治水作為就是設置滯洪池,包括公園、魚塭、抽水站,都可以規劃為廣義的滯洪池。以將軍區的廣山里為例,當地居民曾說,當地每年都會至少淹水10次,留下來的居民大多是難以搬家的長輩。所以在黃偉哲任內第一年,就優先完工當地最大的廣山滯洪池,面積1公頃,滯洪量達1.8萬噸。
滯洪池在旱季時可以當作社區的蓄水池、雨季來臨就吸納流向社區的積水,避免洪水在短時間積累成高峰,為水利設施爭取排水時效,增加居民應變時間,降低大雨對社區生命財產的危害。這座滯洪池也與當地的箱涵、溝渠串連,並增設抽水設備,從2020年以後就不再發生水淹及膝的狀況,許多長輩也能安心地生活。
第三項作為就是增設「抽水站」,如北門區新圍抽水站老舊抽水機組更新、學甲區下溪洲抽水站、法源抽水站及工業區抽水站等,豪大雨時常因台灣海峽潮位上漲,造成聚落內水難以排除,必須用抽水機抽排,加快退水的時間。
第四項作為是善用物聯網科技,在橋梁處設置水位計,及易淹水點佈置淹水感測器,並搭配淹水模式,從現有水位監測、歷史淹水數據及氣象資訊,推估未來1-3小時該區域內可能出現積水的地點。水利局團隊也會根據推估地點提前部署移動式抽水機,並利用「台南水情即時通」手機APP提供雨量、水位、淹水感測器、監視器影像等資訊給社區及區公所,提醒民眾做好防汛準備。這項全國首創的物聯網防災機制,在2020年的IDC SCAPA亞太區智慧城市大獎中,從14個參賽國家中獲得智慧水務獎項。
台南市政府透過治水四大作為,大幅減少淹水面積,未來將繼續與中央合作,完善排水設施與治理流域,讓當地民眾安居樂業。
(圖/ 臺南市市政府 提供)